第(3/3)页 “好啊。” 时念把章程推回给浅醉,“从今日起,你和晚晴、阿福、张珂源、乔章林还有杜元介,组成议事班。” 想了想,她又把吴婶和林老也加了进去。 有两个阅历足够沉稳的人,她也更加放心。 “以后院里的日常营生,你们商量着定,拿不定主意的再找我。” 浅醉没想到时念答应的如此干脆。 她以为时念会担心他们是想争权夺利,从而不会放权给他们。 然而事实却是,时念一点犹豫都没有就答应了下来。 她的声音都有些发颤:“真的?我们……我们也能当家了?” “当然。” 时念笑着起身,往衣架上取披风,“我还等着看你们把怡红院的暖戏,唱遍南齐呢。” 议事班的第一次集会,定在三日后的午后。 后台的炭火盆烧得正旺,红彤彤的火苗舔着炭块,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暖融融的。 吴婶端来的热茶冒着白汽,瓷杯握在手里暖到心口。 账本、章程摊在桌上,倒比戏台还热闹。 阿福看着案几上的这些章程,头都大了。 上面记着东墙漏风需糊纸、西窗透寒加棉帘、炭火盆要选带罩的,防着火星溅到戏服等条目。 以前有时念做主心骨,他按照吩咐办事,从来不觉得会有这么多事情。 如今条条款款全都列在眼前,才知道时念一直以来究竟付出了多少。 张珂源拨着算盘,算珠打得噼啪响,眉头微微皱着。 “添棉帘得雇裁缝,入冬后炭火钱每月也得加三成,姑娘们的棉坎肩也得做新的……” “这么算下来,下个月的营收怕是要少两成,得想个法子补回来才行。” “我这倒是有个法子!” 让人意外的是,先开口的人是吴婶。 “咱们让绣娘在棉帘上绣诗签啊!像床前明月光、墙角数枝梅什么的。” “只要针脚细些,颜色亮些,红底白字,多好看!既挡风,又能当新景致——” “客人来听戏,见了新鲜,说不定还能也带一些棉帘回去。” 乔章林点了点头,手里的毛笔在纸上点了点:“倒是可行!” 毕竟那些文人雅士就喜欢这些风雅玩意儿。 “我觉得还能加个暖戏福袋!” 阿福凑过来,眼里闪着主意:“里面装块木质的小诗签,卖给听戏的客人,既讨喜,又能多赚点钱……” 炭火盆里的炭噼啪响了一声,溅起个小火星,映得满室的笑谈都暖了几分。 窗外的银杏叶还在落,可屋里的人却已开始盘算冬日的暖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