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巷子里的商户们像是被点燃了信号,接二连三的爆竹声此起彼伏,把整个春螺巷都裹进了欢腾的声浪里。 “吴婶!开饭咯!” 阿福捂着耳朵喊,声音被鞭炮声劈得七零八落,却透着掩不住的雀跃。 后厨的方向飘来甜香,吴婶举着个冒热气的巨大竹蒸笼走出来。 粗布围裙上沾着白面粉,嗓门比鞭炮还亮: “来了来了!芋圆团子、桂花糕、红糖包……都趁热吃,凉了就不香了!” 姑娘们和伙计们涌到堂屋,八仙桌上很快摆满了碗碟,甜香混着米香,满屋子都是过年的暖意。 浅醉端着碗红枣桂圆甜水,刚要往时念的房间走,就见房门“吱呀”一声开了。 时念扶着门框出来,青丝睡得有些散乱,眼尾还带着点红,显然是昨夜守岁没睡够。 “念姐起了!” 浅醉眼睛一亮,不由分说就把她往八仙桌主位上推。 “快坐下,吴婶特意给你留了芋圆团子,还热着呢!” 流芝和晚晴也凑过来,一个替她理顺耳边碎发,一个往她手里塞了个热乎的暖炉,七手八脚的架势让时念哭笑不得。 “慢点慢点,我昨晚没喝醉,就是脑子还有点晕乎乎的。” 昨夜从皇宫回来就快一更了,阿福和念一非要拉着众人守岁,又是掷骰子又是猜灯谜,闹到后半夜才散,她现在太阳穴还隐隐发疼。 乔娘子抱着小陆襄从东厢房出来,见这阵仗忍不住笑。 “你们啊,就放过念姐吧,瞧她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。” 时念趁机挣开她们,自己找了个板凳坐下,刚要端起碗,就被浅醉舀了勺甜水送到嘴边。 “先喝点甜的醒醒神,吴婶说这是用红枣、桂圆加冰糖煮的,能提神。” 温热的甜水滑过喉咙,带着焦糖的香气,时念混沌的脑子果然清明了些。 她接过浅醉递来的白瓷碗,碗里的芋圆团子滚圆可爱,裹着层薄薄的糖霜。 咬一口下去,糯米的软糯混着芋头的香甜,竟和她现代记忆里奶奶做的味道有七分像。 “吴婶的手艺越来越好了。” 时念含着团子含糊道,眼角的余光瞥见吴婶正站在灶台边笑,脸上的皱纹都挤成了花。 可不是嘛。 刚来时后厨哪有这手艺? 那时候炖的肉淡得一点滋味都没有,蒸的馒头还发黏。 如今不仅会做江南的芋圆,连蓝星的提拉米苏,都能凭着本地食材琢磨出个大概模样,入口竟有了七八分神似。 “那是你教得好。” 吴婶笑着往灶膛里添了把柴,火星溅在青砖上,很快又灭了。 “当初你说的火候要足,心意要诚,我这心里都记着呢。” 时念心里一暖,又咬了个团子。 这大半年来,何止是吴婶在变? 阿福从毛手毛脚的小伙计,成了能独当一面的管事; 浅醉从见人就躲的怯懦姑娘,成了能在皇宫大殿上应对自如的台柱子; 连最腼腆的流芝,也都像是变了个人……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