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阿福的声音密密麻麻的,听得时念只觉好笑。 “他们肯定怕了对不对!?” 见他就像是兴奋的鸭子似的,时念也受到感染勾起了唇角。 “不是怕了。” 她抬眼望向窗外巷口,“是想通了。” “若当初他们没对流芝出手,” 浅醉端着新沏的雨前龙井从屋里出来,把茶盏轻轻放在时念面前。 “是不是就没这些事了?钱家不会捐书,世家也不会松口?” 时念接过茶盏,水汽模糊了她的视线。 “或许吧。” 她轻轻吹了吹茶面上的浮沫,“但有些账,迟早要算。” 流芝的事只是个由头,真正藏在底下的…… 是世家攥着古籍孤本不肯放,寒门学子一书难求。 即使不是她,也迟早会有人撕开世家的壁垒。 因为人类就是在这样的进化中成长的。 流芝的婚事不过是根引线。 真正点燃这把火的,是天下寒门对知识平等的渴望。 这场看似偶然的变局,其实早有伏笔。 “阿福,” 时念抬眼,看向还在傻乐的阿福。 “去把我书架上那套《三国演义》全本找出来,仔细包好,送去叶府。” “给叶老?” 阿福愣了愣,随即反应过来,“是为了钱家捐书的事?” “嗯。” 时念点头,目光望向戏台前。 那里有两个半大的孩子正伏案抄书,是念五从云河村带回来的娃。 如今已经在蒙学念书,每日放学都要过来抄会儿书。 阿福问时念要不要带什么话,时念想了想,轻声道: “你就说……多谢他让长安的月光,照进了盛京的寻常巷陌。” 春螺巷的风轻轻吹过,卷着抄本的纸页声掠过回廊,混着远处国子监传来的钟鸣,像一首唱给新生的歌。 * 立夏的风带着槐花香漫进春螺巷时,怡红院的戏台正搭着新布景。 青布裁成的荷叶垂在廊柱上,边缘还缝着细碎的银线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