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阿福愣了愣,随即挺起胸脯。 “那自然是好啊!” “自打咱们在顺天府打赢官司,客人就跟潮水似的往这儿涌!” “听音阁和望秀阁不仅天天满座,还有老客愿意在走廊站着听完整出戏,大堂的卡座都得提前两天预定” “那花月楼和大满园呢?他们的生意怎么样?” 时念又问,眼底带着明晃晃的笑意。 “他们啊……自然比不上咱们!” 阿福挠了挠头,语气里带着得意。 “据说是不怎么样。” “这不就结了?” 时念端起茶盏,抿了口温热的茶,语气平静。 “既然咱们的生意已经回稳,客人也认咱们的戏、认咱们的文化,何必急着现在找他们算账?” 阿福不解: “可他们还在抄啊!就算客人少,也是在糟蹋咱们的蓝星文化!” “《千里之外》本是您说要写知己相隔的深情,他们倒好,改成了公子偷会丫鬟的俗戏,这多气人!” “糟蹋也有限度。” 时念放下茶盏,目光落在设计图上“千人戏台”的标注处。 “他们抄得走戏名,抄不走咱们的功底。” “咱们的姑娘们学了多久,而每日又要练声多久,你都看在眼里。” “而他们的人只学了三天。” 顿了顿,她接着道: “城西那块地,能容下上千人同时观看,还有专门的读书区、女宾专区。” “等建成了,咱们排新戏、办诗会、请学者来讲学,把盛京的客人都吸引过来,到时候他们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。” “现在去找他们,就算逼得他们停了戏、赔了几十两银子,又能怎么样?” “咱们的院子还是这么大,客人多了坐不下,反而会得罪想来看戏却没位置的老客。” “不如等新场地开业,一次性把场面做足。” “既让客人见识到咱们的实力,也让花月楼和大满园彻底没活路,这才是一劳永逸的法子。” 阿福听得眼睛越睁越大,方才攥着戏单的手慢慢松开,脸上的急躁像被秋风吹散了似的,只剩下兴奋。 “念姐,您说得对!咱们就等新场地开业!” “到时候咱们排最精彩的戏,办最热闹的活动……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