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杜元介接过文件,目光扫过赈灾粮账册上“林家”二字,随即变得坚定。 “念姐放心,我会做好。” 半月后,杜元介带着两个得力伙计,骑着快马抵达苏州。 刚到苏州怡红书坊分会门口,就见朱漆大门上贴着张泛黄的封条。 上面盖着“苏州府衙”的鲜红大印,却没写具体查封理由,显然是故意含糊其辞。 几个穿粗布短打的世家仆役守在门口,腰间别着短棍,见有人靠近就厉声驱赶: “这里是传播异端文化的据点,再敢靠近……” 而周围围了不少百姓,有之前常来分会抄书的寒门学子,有与分会合作的书坊掌柜,都对着封条议论纷纷,满脸愤慨。 一个穿洗得发白旧长衫的少年,眼圈发红: “这书写天生我材必有用,我就是读了这本书,才敢去考童生,怎么就成异端了?” “林家分明是怕我们这些寒门子弟有出路!” 杜元介没有贸然上前,而是绕到分会后院,从提前联络好、翻墙进来的苏州分会伙计手里拿到钥匙,悄悄打开了侧门。 分会内一片狼藉,书架倒了不少。 书籍散落满地,有的书页被踩出黑脚印,有的封面被撕得残缺不全。 显然是故意捣乱发泄了一番。 负责苏州分会的掌柜红着眼眶迎上来,声音带着委屈与愤怒: “杜先生,林家带了府衙的人来,说咱们的书鼓吹民大于君,动摇社稷,不由分说就封了门。” “还扣了伙计们记录的运营账本,说要严查贪腐,这根本是栽赃!” “先别急,咱们一步一步来。” 杜元介拍了拍他的肩: “我们已经联系了苏州书院的五十多个学子,明日咱们在府衙前的广场摆场诗会。” * 第二日辰时,苏州府衙前的广场上挤满了人。 五十多个穿青布长衫的学子围着石桌坐下,每人手里捧着本书,神情肃穆。 而无一例外的是,那些书封的一角,都有一排小字: 【怡红院监制】 王思哲的同窗周衡站在石桌上,清了清嗓子,声音洪亮地念道: “南齐之民,社稷之根也!民安则社稷安,民困则社稷危。” “这是翰林院乔章林乔大人当年会试策论里的句子,皇上都御批有济世之心,可嘉,怎么到了苏州,就成异端了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