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是按泉州港东平价粮点的原样缩制的。” 时念笑着点头,“模型里那个拎菜篮的人偶,原型是泉州的张老汉。” “去年粮价暴涨,他全靠平价粮才撑过冬天,这次特意让伙计照着他的模样做,也算留个念想。” 北徐使臣闻言,眼底多了几分深味,淡淡道: “南齐的民间文化,倒确实有几分诚意。” 刚送走完使臣,连福就带着南齐帝的口谕到了。 时念简单整理了衣襟,跟着他往皇宫去。 马车碾过青石板,她望着窗外渐远的怡红院,心里门儿清。 这场召见,是场试探。 南齐帝要查的,是她办文盛之会的真心。 到底是为收拢南齐民心,还是为给自己谋权。 御书房内,案上摊着各州府奏疏和怡红院的文化册。 南齐帝坐在龙椅上,见时念进来进来,依旧行标准的大礼,心情十分复杂。 “免礼。” “文盛之会的筹备还差什么?各国使臣可有不满?” “回陛下,使臣们看过模型和文化册后,暂无不满。” “北徐使臣还提议,想在文盛之会加一场民间文化交流,让两国学子聊聊民生议题,民女已应下。” 时念腰背挺得笔直,语气恭敬却不卑微。 南齐帝点点头,手指在支持蓝星文化书上轻轻敲击: “听说你整理了这份疏?” “各州府百姓联名签名,阵仗可不小。” 时念心里一凛,知道正题来了,连忙回话: “陛下,这份疏并非臣女刻意组织。” “是各州府百姓听说文盛之会要展示蓝星文化,自发签名送来的。” “他们是想告诉陛下,蓝星文化能帮他们过好日子,并非民女要借文化谋私。” “哦?” 南齐帝抬眼,锐利的目光扫过时念,“那你拒绝静妃,也是因为只办文化事?” “是,也不是。” 时念坦然迎上他的视线,“民女从改造怡红院那天起,就只想让它成个干净的文化地。” “姑娘们能脱籍、寒门学子能读书、百姓能议民生,这就够了。” “入仕掌权,从来不是民女的心思。” 说着,她从袖中取出一本薄薄的账册,递到南齐帝面前: “这是怡红院近来的收支明细。” “民女没贪过官府一分银,百姓捐赠的木料、布料,全记在上面,专款专用在文盛之会筹备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