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她顿了顿,声音愈发清晰: “民间需要的是一个能替百姓说话、帮百姓做事的地方,而这个地方不能沾太多权力的气。” “沾了,就失了根基。” “民女留在民间,能助陛下听到底层的声音,能帮官府把民生实事落到实处。” “我想,这比让民女入仕更有用。” 南齐帝沉默了,目光落在时念手里的手册上,又想起锦衣卫的密报。 上面记着怡红院议事区的百姓留言,有骂粮商的,有提建议的,连“州府小吏推诿办事”的话都敢写。 若是时念入仕,这些真话怕是真的听不到了。 他轻轻敲了敲案面,语气里多了几分感慨: “如此说来,你不愿入朝为官?” 他叹息一声,低声笑了笑:“也罢也罢!” 时念比朝堂上那些官员更懂民心。 他们总想着争权夺利,却忘了,民心才是最该争的。 “陛下英明。” 时念顺势道: “民女虽不愿入仕,却愿以民间身份帮官府做事。” “如今文盛之会定在盛京,各州府都想学着怡红院搞民生议事、蒙学班,可有些地方官只是摆样子,百姓反映的问题石沉大海,反而寒了心。” “民女斗胆提议,在各州府设民生督查员。” “从懂民生的人中选任,不涉及朝廷决策,只监督民生政策落实。” “比如平价粮是否真到百姓手里、蒙学班是否真的免费,若发现官员推诿,就报给顺天府核查。” 这既是解决实际问题,也是变相表忠心。 怡红院虽有民间影响力,却不碰实权,始终做官府与百姓间的“中介”。 南齐帝自然明白她的用意。 他早听说有些地方官借“学怡红院”邀功却不办实事。 若是派官府的人监督怕官官相护,派锦衣卫又太过兴师动众。 而时念提议的“督查员”,恰好补上了这个缺口。 “这个提议不错。” 南齐帝笑了笑: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