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连福捧着明黄圣旨,在锦衣卫护送下走进来,身后跟着翰林院吏员。 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” 连福展开圣旨,清亮念道: “于明走私灭口一案,牵连甚广,暴露南齐走私之弊、民生之苦。” “朕心甚忧,现颁旨三事——” “其一,彻查全国走私据点,由刑部、大理寺、御史台三司牵头,各州府配合。” “凡涉及走私者,无论勋贵平民,一律严惩不贷,抄没家产充作民生经费。” “其二,泉州府设海产公平交易署,兼任署长择日再议。” “其职负责监督海产交易、制定公平价格,补偿历年受害渔民,所需经费从唐府抄没家产中拨付。” “其三,各州府参照盛京,设民生监督点,由寒门官员与民间代表共同管理,及时上报百姓诉求,不得推诿懈怠。” “钦此——!” 圣旨念完,公堂内寂静片刻,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。 百姓们对着皇宫方向跪拜,喊着“陛下万岁”。 寒门官员们也露出激动神色。 这道圣旨,不仅为唐明和于烈一案收尾。 更从制度上解决走私之弊、民生之苦,让个案的正义,延伸成惠及全国的制度进步。 时念与众人躬身接旨,声音激动: “谢主隆恩!定不负陛下所托!” 连福笑着递过圣旨,又转向时念,语气温和: “时老板,陛下还特意让咱家给你带句话。” “你为民生奔波,为正义发声,南齐百姓记着你的好。” 时念躬身谢恩,眼眶微微发红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