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怡红院的年味是从腊月初八那场雪后开始浓起来的。 院角的腊梅开得正盛,细碎黄花缀满枝头。 冷香混着灶房飘来的肉香,漫过青石板路时,总能勾得人脚步发沉。 吴婶一早就扎进灶房后院,手里的铁钩子勾着串油光锃亮的腊肉,往院东竹竿上挂。 大力在旁边帮她递麻绳,裤脚沾了雪也顾不上拍,念叨着: “吴婶,今年的腊肉比去年多挂两串呗?去年我没够吃!” “就你嘴馋!” 吴婶笑着拍他手背,却还是多递了串过去: “这串你拿回去,自己弄。” 不远处回廊下,浅醉领着姑娘们剪窗花。 布料铺在石桌上,她握着剪刀指尖翻飞,片刻就剪出波浪纹样。 素心凑过来瞧,眼里满是惊艳: “浅醉姐,这是念姐说的海晏河清?” “嗯,” 浅醉点头,把剪好的波浪放在桌上,又拿起块白布: “念姐说要衬民生的实在,别太花哨,所以我用蓝布剪波浪,白布剪渔船。” 她说着将两片布拼在一起,青浪里浮着艘小渔船。 船头还站着个拎鱼篓的姑娘,活脱脱是泉州港渔民的模样。 素心摸了摸布面: “真好看,贴在堂屋窗上,定能添不少喜气。” 晚晴剪了朵腊梅刚要往窗上贴,就听见堂屋传来慌乱动静,夹杂着阿福的声音。 “暖夏!你怎么了?” 众人连忙往堂屋跑,见阿福正扶着暖夏。 她手里的炭笔掉在账本上,墨汁晕开个黑圈。 暖夏捂着嘴,脸色发白,肩膀轻轻颤着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