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岩木抬头看向时念,语气突然变得十分郑重: “文盛之会后,在下想要派部落工匠来南齐学筑桥技术,把木桥修到滇山的每一条河上!” 听完译官的翻译后,晚晴立刻取纸笔,记下“滇国工匠学习筑桥”事宜。 张珂源在旁补充: “我们可派懂山地建筑的师傅去滇国,帮你们勘测地形,确保桥体稳固。” 岩木闻言笑得更欢,让人取来部落织锦递与时念: “这是我们的织锦,绣着治水图,送时老板做纪念。” 话音刚落,驿馆外传来轻柔脚步声。 安泰使臣团到了。 为首使臣兆和身着藏青南齐长袍,腰系白带,手里捧着一个黑色的漆盒。 他进厅后先向众人躬身行礼,语气谦和: “时老板,冒昧打扰,我们是安泰使臣团,久闻南齐民生文化出众,特意来学习。” 时念请他入座,吴婶端来刚泡的绿茶,用的正是安泰常用的薄胎瓷杯。 兆和接过茶杯时,瞥见厅中《北徐渔女》戏本海报,见渔女于海月桥织网,眼睛一亮: “这戏……讲的可是海洋相关的故事?” “正是。” 时念拿起戏本,翻到“海月桥相会”段落。 “这戏文改编自蓝星故事中的牛郎织女,我们把鹊桥改成北徐海边的海月桥,渔女靠织渔网维生……。” “安泰四面环绕海洋,想必对海洋并不陌生。” 兆和仔细翻看译文戏本,目光在“渔女织防滑结渔网”处顿住: “这渔网织法,和我们兆和渔民的一模一样!” “我们那边渔民在礁石区捕鱼,全靠这种防滑结避免渔网破损,没想到南齐也有相同巧思。” 他抬头看向时念,带着诚恳: “不知能否复制一份戏本给我们?想带回兆和,让渔民们也看看这动人故事。” “当然可以。” 时念让晚晴去驿馆书房取一本新的过来,只是刚走两步,就有顺天府的差役慌慌张张跑进来: “时老板,不好了!后厨误给兆和使臣备了羊肉汤,现在怎么办?” 兆和闻言脸上闪过尴尬,却没表露不满。 时念当即道:“此前备有泉州鱼汤,速让他们加热送来。” 差役应声而去,不到三分钟便端来热气腾腾的鱼汤,瓷碗里飘着新鲜鱼片,香气四溢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