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马车驶离西街时,英国公把《蓝星故事集》放在膝上,轻轻摩挲书页批注。 车窗外,怡红院“文盛之会倒计时”灯笼在风中轻晃,暖黄的光映在书页上,将“民惟邦本”四个字照得格外醒目。 与此同时,怡红院后院厢房内,阳光透窗棂落在暖夏手边的绣绷上。 绷子上是块浅粉色婴儿肚兜,刚绣了半只圆滚滚的小兔子,针脚细密却透着慵懒。 王大夫说胎象稳定后可适当活动,她便捡起因动胎气搁置的针线。 却总绣不了几针就犯困,只能靠在藤椅上歇着,手轻轻护着微微显怀的小腹。 “暖夏,何大夫来给你诊平安脉了!” 吴婶的声音从院外传来,很快就见何大夫提着药箱走进来。 他的身后依旧跟着阿福。 何大夫让暖夏伸出手腕搭脉,片刻后眉头舒展。 “脉象滑利,气血也足,胎像比上月更稳了。” “往后多吃些温补的,偶尔在院里散散步,别总躺着就行。” 暖夏松了口气,指尖轻碰小腹: “多谢大夫,最近总觉得容易饿,吴婶做的酸梅汤喝了不少。” “饿是好事,孩子在长呢。” 何大夫收拾药箱,又叮嘱,“酸梅可以吃,但切勿过量。” “吴婶做羹汤时,可加些桂圆、莲子补气血。” 吴婶早端着刚熬好的红枣莲子羹进来,粗瓷碗里飘着颗颗饱满的莲子和桂圆,甜香漫开。 “大夫说得是,我都记下了!” 说着她看向暖夏: “这羹熬了一个时辰,桂圆去了核,莲子也炖烂了,暖夏快尝尝。” 暖夏接过碗小口喝着,甜而不腻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,胃里渐渐暖和起来。 阿福凑在旁边,盯着碗里的羹又看看暖夏的肚子,小声问: “何大夫,现在能感觉到孩子动吗?” “还早呢,得后面几个月才会有胎动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