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苏家旧案昭雪时,陛下赞她有胆识,却又叮嘱乔章林“别让她涉险”。 这份既认可又担心的心思,如今倒用“无官阶的册封”妥帖化解了。 陛下终究是懂她的,知道她要的从不是宫墙里的荣宠,而是做事的自由。 “劳烦公公回禀陛下,民女谢主隆恩。” 时念起身,将圣旨小心折好递晚晴收进木盒,又道: “只是民女有一事恳请,这文博者之名,我愿用来传民生之理,而非图虚名。” “往后设讲堂、编教材,还望陛下多关注各州府寒门学子的笔墨短缺、多国互贸难题,这才是我最想办的事。” “时老板放心,您的话我定原原本本回禀陛下!” 太监连忙点头: “陛下本就常说,您是办实事的人,这文博者的分量,可比那些有官阶的虚职重多了。” 吴婶凑过来,眼眶泛红:“阿念,这可是陛下亲封的名号!” “咱们今儿得好好庆祝热闹!” 阿福也跟着附和: “念姐,我把文博者的牌子刻在讲堂门口,让来听课的百姓都知道,这是陛下认可的民生讲堂!” 时念笑着摇头:“不用刻意庆祝,咱们把讲堂办好,让百姓学到真东西,才是正事。” 她转向晚晴,递过刚改好的章程。 “你按这个跟各州府书坊对接,第一期讲堂先在泉州、永州开。” 晚晴翻开章程,清浅一笑。 “念姐,这样既能帮百姓,又能让寒门学子有出路,真是再好不过了!” 太监看着这一幕,忍不住感慨: “咱家在宫里这么多年,少见像时老板这样,得了册封还只想着百姓的。” 他又叮嘱了几句“陛下盼着讲堂早日开课”,便带着锦衣卫返程。 马蹄声渐渐远去,院中的热闹却没散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