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9章 新政落地生根,怡红满庭烟火-《穿成老鸨:我爆改怡红院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负责登记的伙计是去年靠赠书中举的寒门学子,耐心解释“蒙学免束脩,还管午饭”。

    阿福抱着时民安站在模型前,教孩子认“北徐码头”“滇国藤编摊”。

    民安已经一岁多,穿浅绿小袄,小手抓着阿福的手指,牙牙学语:

    “民、民生……平、平安……”

    时念走过去摸了摸民安的头,孩子立刻伸手要抱,嘴里念叨:

    “念、念姑姑……民生……”

    不远处,温子仁抱着布偶小鱼跑过来,拉着民安的手小心翼翼摸着他的头。

    两个孩子的笑声混着槐花香,漫过青石板。

    望着满院热闹。

    吴婶轻声道:“这就是咱们当年想要的日子,民生安,百姓笑。”

    时念点头,目光扫过墙上的“怡红院大事记”。

    从“改造青楼”到“文道之地”,从“文盛之会”到“十二国互贸”,每一笔都浸着烟火气。

    树叶被风拂得轻响,檐角灯笼渐渐亮起来,暖黄的光落在每个人的笑脸上。

    这一年后的怡红院,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。

    只有百姓的柴米油盐、学子的策论稿、十二国的贸易声……

    而这些却正是“民生为本”最踏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