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报告结束。 参会的学者们都在谈论张明浩的研究,谈论着‘一晚上出成果’奇迹般的速度。 马建泽也是话题人物之一。 张明浩用真正的研究成果,证明了他们的评分系统确实有可取之处,针对类似的言论,马建泽听了是什么心情就不清楚了。 在参会学者们还在讨论的时候,张明浩、孟国庆等人,已经收拾行李在赶飞机了。 最后一天都是各类研讨会,和他们也没有关系。 他们提前离开了。 在回去的路上,孟国庆三人发出了和其他学者同样的感慨,“你天才的过分了吧?把马建泽的评分系统套用在方程计算上,我想都没想过……” “杜彬院士是对你赞不绝口,下午的时候还拉着我说个不停,他还提出想让你毕业后去首都大学。” 黄明则叹道,“所以说,昨天晚上,我们喝酒睡下了。那点时间,你就做了个能上报告的成果?” 张明浩摸了摸后脑勺,笑道,“马建泽把评分系统仔细讲了一遍,我只是感觉能用,就嵌套在了方程求解的修正上。” “能嵌套也很厉害!” 薛凤柱扯着嘴角道,“哪怕让我嵌套,我也嵌套不了,里面涉及到影响因素的逻辑太复杂了。” “光是那些逻辑梳理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,再做一个完善的系统,即便有了明确的方向,短时间也做不出来。” 孟国庆、黄明都认同的点头。 孟国庆叹道,“不管怎么说,这次你来参会很成功……” “出了大风头,让很多人都记住了你,你以后放在国内数学界,也算是个小名人。” 张明浩听着笑了笑,他对成名并不在意,他更在意系统数值上变化—— 【思维:82。】 【身体:65。】 【学术名望:1343。】 【财富:约202万。】 在参加会议之前,学术名望的数值是七百多。 现在都是涨到了‘1343’,近乎增加了一倍,而且数值还在不断上跳,持续增长还没有停下来。 之前他对于学术名望代表什么并不清楚,只知道发表论文、成果,对应数值就会有所提升,而名气提升带来的提升并不大。 现在有点明白了。 学术名望和‘其他对自己学术能力的评价’存在直接关系。 会议上,他并没有完成什么重大成果,就只是把其他人的研究方法,嵌套在了自己的研究上,修正最终计算结果使其更加准确。 这样的研究成果,怎么想也不可能让学术评估数值一跃上涨一倍之多。 所以相关联的只能是‘其他对自己能力的评价’。 在听报告的过程中,他指出了张华教授的研究问题,否定了马建泽的研究成果,还以对方研究的方法,用了一个晚上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研究。 这些都是‘学术能力’的表现。 学术能力数值大涨是个好消息,系统能力的升级,需求的学术名望达到1000点。 现在,达标了! 那么剩下的一项就只有身体了,身体评估属性还差五点。 五点,也不容易。 “决定了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