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珠帘之后,何太后的身影端坐如山,并未如往常般在他入内时有所松动,反而透着一种冰冷的审视。 王景趋步上前,并未即刻下拜,而是直视珠帘后的身影,声音沉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道:“太后,臣此来,是为救火。” 何太后显然没料到他是这般开场,冷声道:“哦?爱卿大婚之夜的红烛之火,竟烧到哀家的长乐殿来了?” “非是红烛之火,而是有人欲焚毁太后与陛下权威的滔天烈焰!” 王景这才躬身一礼,动作间不见惶恐,唯有凝重。 “有人已将火种埋于臣的府中,若不及早扑灭,片刻之后,恐将燎原,使皇家与臣,皆成天下笑柄!” 他语速不快,每个字却都砸在何太后的心上。 “就在方才,唐瑁之女唐婉,被人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入了臣的府邸。” 珠帘后传来一声轻响,似是茶盏顿在案上。 何太后的声音陡然锐利:“果然!王景,你竟真敢——” “臣若真有此心,此刻便该在府中软玉温香,而非站在太后面前,自陈罪状!” 王景猛然抬头,打断太后的话:“必然是有人利用了这一件事,对于臣与太后。” “送人、散谣、只等‘捉奸’!” “太后试想,若今夜之事坐实,天下人会如何议论?” “他们会说陛下连心仪的女子都护不住,会说太后......连身边的将领都约束不了!” 王景语气稍缓,故作沉思道:“臣起初以为,或是唐瑁不甘女儿入宫无望,行此险招欲攀附于臣,虽蠢笨,倒也说得通。” “可流言同步散播,直指皇家颜面,这便绝非一个失意官僚敢为、能为之事了!” 太后的呼吸明显一窒。 王景趁势进逼,语气转为一种洞悉一切的冰冷:“时机、人选、手段,环环相扣。唐婉为何偏偏在此时出现?” “其目的,恐怕不止是扳倒微臣,更是要借此狠狠挫伤皇家颜面,试探太后您的底线!” 闻言,何太后仔细思量王景提出的疑点:时间、地点、流言的同步性,这确实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政治陷阱,而非简单的男女私情。 “唐瑁之女……” 何太后沉吟着,凤目中的煞气渐渐取代了针对王景的个人情绪。 “此前太傅袁隗力主陛下聘娶此女为妃。” “此事未成,怎会如此巧合?” “袁太傅他......” 默念至此,又似有顾忌,但眼神已经冰冷了许多:“袁氏四世三公,国之元老,或许......是下面人妄加揣测,办错了事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