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令州郡长吏赈灾。 税天下田,亩十钱...... ...... 二月初十,圣旨行到甘陵。 刘虞接旨后,当即收拾好东西,带着家眷往幽州去了。 从甘陵到蓟县,一路七百余里,此时又逢黑山军作乱,道路不畅。 刘宏在圣旨中催的很急,因此刘虞带了一些卫士,投小路往蓟县而去,令护卫护着家眷,于大路缓缓而行。 刘虞一路疾行,花了十余日,在二月廿三赶到蓟县。 幽州从事魏攸,广阳太守等大小官吏早得消息,皆出城三十里迎接。 “子善公!子善公!”刘虞见到魏攸,哈哈大笑,快步上前,“能与公再共事,虞之大幸也!” 魏攸呵呵一笑,行了一礼,“幽州百姓盼明公,如孩童盼父母,久旱盼甘霖啊!” 刘虞扶起魏攸,对众人笑道:“诸位,刘某又回来了。” “州伯能再治幽州,幽州百姓之幸也。”众人也都笑道。 这些幽州官吏中,许多都是刘虞曾经的部下。 在刘虞离任后,幽州的情况一年比一年差,他们中的许多人,都很怀念刘虞。 现在刘虞又来了,他们怎么能不开心呢? 一番寒暄后,刘虞来到州府。 “子善公,如今幽州形势如何?” “还算平稳。”魏攸抚摸着花白的胡须,微微一笑。 “平稳?”刘虞惊讶道:“不是说渔阳来了一支黄巾,乌桓又开始作乱了么?” 朝廷催的很急,刘虞还以为幽州危如累卵了。 没想到他累死累活的赶到蓟县,魏攸居然和他说,还算平稳? “幽州之平稳,便是因为这支黄巾啊。”魏攸感慨道:“这支黄巾倒也有些意思,占了渔阳,却不行劫掠之事,反而四处出击,打的乌桓抱头鼠窜。” “年前,黄巾斩杀难楼,上元节之时,又出兵击灭乌延,渔阳、右北平、包括我等所在的广阳郡,皆因此得以安。” 魏攸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说了一遍,拱手道:“明公,臣以为,这支黄巾似乎无意与朝廷为敌,可尝试以招抚谋之。” 刘虞沉吟道:“这支黄巾现在在哪?” “不知道。”魏攸摇摇头。 “不知道?”刘虞一愣。 “这支黄巾自击灭乌延之后,就不知去向了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