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威武!威武!威武!” 在百姓们的欢呼声中,张新回到太守府。 府门口,郡吏纷纷出门迎接,见到张新,躬身行礼。 “我等恭贺府君凯旋归来!” “免礼。” 张新见到为首那名陌生的老者,心中一动,连忙下马将对方扶起。 “可是蔡公当面?” 蔡邕微微一笑,“下吏蔡邕,见过府君。” 长史与太守一样,皆是朝廷任命,属于同事关系,因此无需称臣。 “蔡公此言折煞晚辈了。” 张新连忙后退两步,躬身回了一礼,做足姿态。 “公订经典,修石经,天下士子无不视公为师,新虽是乡野之人,亦久闻公之大名,今日得见,三生有幸。” “邕一介老朽,当不得府君如此赞誉。”蔡邕笑呵呵道:“府君年纪轻轻,便能击乌桓、定鲜卑,安定一州,实乃少年英杰也,邕的那点成就,又岂能与府君相比?” “蔡公言重了。” 张新连忙表示谦虚,随后又吹捧了蔡邕一通。 这种事很烦,但又不得不做。 在这个时代,像蔡邕这种大儒名士,往往具有一言决定一人前途的威力。 比如袁绍年轻时,母亲去世,辞官回到汝南老家为母守丧。 当时的袁绍身为濮阳县令,自然有不少随从。 可就在快到汝南郡界的时候,袁绍害怕被名士许劭看到他前呼后拥,不利名声,于是将随从全部遣散,独自一人乘了一辆破车回家。 连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尚且如此,更别提张新了。 二人客套了一番,张新看向鲜于辅等郡吏,双手抱圆,左手在上,掌心向内。 “我不在的日子,辛苦诸位臣工了。” “明公言重了。”郡吏们纷纷躬身道。 客套完,该入府了。 二人又开始拉扯。 张新以蔡邕是长者为由,让他走在前面,蔡邕则是以张新是上官为由,让他走在前面。 两人足足在府门前拉扯了一炷香的时间,搞得张新十分烦躁,又不敢在面上表现出来。 没办法,这个时代就是这逼样。 一个人想要获得更高的发展上限,那就需要名望。 而想要获得更多的名望,就必须得会装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