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如此有德之人,想来通过考课,不难。” 所谓抱病在家,只是个托词而已,当时是什么情况,大家心知肚明。 朝廷的考课内容,分为德行、学问、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,其中尤以德行为重。 汉时选官,宁要有德无才的庸才,也不要有才无德的毒才。 陈松为了不误百姓春耕,遇贼不逃,光凭这一点,就算他什么才能都没有,也足够通过朝廷的考试。 张举硬邦邦的说道:“去岁郡府缺粮之时,五官掾张方带头捐献粮草万石,难道就无德么?” “鲜卑入寇时,他又襄助君侯守城,无论才学、德行还是功劳,张方都在陈松之上,难道不能得个孝廉?” “是换粮不是献粮。”张新出言纠正,随后又道:“这样吧,今年岁举已定,待明年岁举之时,我会考虑张方的。” 反正今年的孝廉是绝不可能给张方的。 在原本的历史中,张举和张纯明年就要造反了。 说起来,这俩人造反的理由还挺可笑。 当时雒阳有个民妇,生了个连体婴儿,有两个头。 张纯在得知这个消息后,脑子一热,觉得这是天下要出现两位君主的迹象,就跑去和张举说,咱们反了吧。 于是二人就联络了乌桓,一起反了。 张举自称天子,张纯自称弥天将军,安定王。 二人联合乌桓一起,聚集起十万余众,声势极其浩大。 结果被公孙瓒几千兵马打的到处拉稀。 后来刘虞担任幽州牧,发了张悬赏令,没费一兵一卒,张纯的门客就将他的头砍了下来,送到蓟县。 张举最后也不知所踪。 实在儿戏。 现在乌桓的情况十分稳定,渔阳也有张新本人坐镇,按理来说,他们但凡还有些脑子,就不会再造反了。 但这俩人的脑回路实在清奇,张新也拿不准。 万一明年张纯听到消息还是反了,都不用造反成功,只要他喊一句,那张新给张方举孝廉,不仅得不到一丝好处,甚至还有可能落得一身骚。 张举又说了几句,见张新坚持不肯更改名单,便起身告辞。 二人不欢而散。 张新也懒得管他,派人去将陈松召了过来,告知他举孝廉之事。 陈松得知消息,先是一愣,随后老泪纵横,激动万分。 消息传出,各家得知今年的孝廉名额已经没了,便不再上门拜访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