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过了数日,朝廷走完程序。 千余参与谋逆之人,皆被押往北邙山斩首。 雒阳的百姓得知消息,纷纷前去围观。 张新没有去,而是等到百姓散去之后,悄悄去给张方收尸。 服完母丧,刚刚回朝的朱儁得知此事后,当即上疏弹劾张新。 你为一个反贼收尸,这叫怎么个事? 刘宏下诏询问。 张新上疏曰:“张方乃臣之故吏,因受家主挟制,不得已而谋反。” “今方已伏法,举族被诛,无人为其收殓,臣心有不忍尔。” 刘宏收到张新的上疏后,便不再过问此事。 消息传出,前来张新府上拜访的人又多了起来。 故吏牵连旧主,这是要遭到世人唾弃的,何况谋逆? 可张新非但不计较,反而冒着风险去帮故吏收尸? 这是什么? 这是他娘的明主啊! 顿时,整个雒阳的底层士人中,刮起了一阵‘愿为宣威侯效死’的风潮。 就连袁绍听闻此事,也派人送了一封信来,拉拢了一下关系。 “啧,没想到连袁绍都注意到我了。” 张新看完袁绍的信后,十分开心,提笔回了一封问候的信。 现在的袁绍,还没暴露出他那‘志大智小,色厉胆薄’的特质,还是天下士子的偶像。 和他来往的,都是何颙、许攸、张邈这些大名士。 袁绍能写信过来,就说明他已经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名士了。 虽然这个名士的水分很大,蔡邕起码要占一半功劳。 但那也是名士。 否则的话,看看孙坚就知道了。 孙坚也很能打,后来还被封了乌程侯,也是县侯。 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讨董,把孙坚也算成一路。 然而实际上记载讨董的诸侯只有十一路。 孙坚只是袁术的部将,不算诸侯。 袁术对他更是呼来喝去,视为家奴,丝毫没有把他放在眼里。 正在张新回信之时,典韦走了进来,怀中抱着一堆拜帖。 “君侯,将这些人请进来吗?” 张新一看,顿时感觉头大。 “你就说我因张方之死心中难受,近日里谁都不想见。” “诺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