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张新并不想去做西园校尉。 但圣旨已下,他现在还没有抗旨的资本,只能先回去,走一步看一步了。 “十月份还有个青徐黄巾起义,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......” 张新心中思绪飞快,脸上却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。 “陛下天恩,下官明白了。” 张让很满意。 随后,张新又垮起个批脸。 “常侍,并州这边,丁原能行么?” “宣威侯勿忧。” 张让笑道:“陛下的意思,是让他先守住三郡,其他的,等新军练成之后再说。” “那幽州兵怎么办?”张新问道。 丁原虽然接任并州刺史,但刘宏似乎没有给他都督幽州军事的权力。 “让他们回去。”张让道。 “下官明白了。” 张新点头,“还请常侍先去歇息,下官这就去安排并州防务,准备交接。” 送走张让,张新立即提笔给关羽写了一封信,让他们回幽州去。 如有已经收复的郡县,便安排当地郡兵驻扎。 随后张新将杨凤、黄龙、陶升三人召了过来,将自己即将卸任并州刺史的事说了一下。 “少将军要卸任并州刺史?” 杨凤瞪大了眼睛,“那我们怎么办啊?” 此时没有外人,他们也就不用顾忌称呼了。 “对啊对啊。” 黄龙、陶升也说道:“少将军若不在并州,山中部众该如何是好啊?” “我也不想走,可是圣旨已下,没有办法。” 张新叹了口气,安抚道:“不过尔等放心,我会让牛丰送十万石粮给你们,稍解山中粮荒。” “少将军。” 这时陶升抱拳道:“非是我等贪心,而是十万石粮草,其实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。” “山中部众虽无百万,但七八十万还是有的,十万石粮草分出去,就算省着吃,也就只够七八日而已。” “到那时,恐怕我等还是要下山就食啊!” 陶升说完,重重叹了口气。 他本性仁慈,劫掠本就是无奈之举。 这段时间跟着张新,粮食无忧,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开心。 若是张新走了,黑山贼再次下山劫掠,生灵涂炭,这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。 “是啊是啊。” 杨凤和黄龙也附和道:“依我等之见,少将军干脆反了算了,反正少将军现在有一州之地,还有山中百万部众支持,何必听那皇帝的圣旨?” “你看,又急。” 张新一笑,“我话还没说完呢。” “少将军请讲。”三人连忙道。 “尔等在山中,不是还有皮毛,草药之类的山货么?”张新问道。 三人点头。 八百里太行,若是种地,种不出多少粮食。 若是皮毛草药,那简直是要多少有多少。 “可是那些东西卖不了几个钱啊。”杨凤为难道。 “别急。” 张新笑道:“中山甄氏与我还算有些交情,我会修书一封,让他给你们优惠价。” “另外,幽州那边这几年很不错,现在的粮价只有三十钱一石,渔阳太守顾雍是我的故吏,我也会写信给他,让他再便宜点,卖给你们。” “哦对了,老牛也在渔阳,我也会写信给他,若是你们有困难,去信一封,能帮的一定帮。” 张牛角加入太平道的时间比张新久得多,杨凤等人基本都认识他。 “还有幽州刺史刘虞那边,我也会写信给他,让他多照顾一下你们......” “如此,想来尔等的日子会好过一些了,待到日后我重新出镇地方,一定再想办法把你们安置好!” 张新一条一条的叮嘱着,杨凤等人见此情景,眼前不由浮现出了张角的影子。 想当初,大贤良师也是这般仁慈,温和。 果然是我等的少将军! “我等代山中部众,多谢少将军。” 杨凤等人哽咽,起身下拜。 “都起来吧。” 张新扶起三人,对杨凤道:“我实话与你讲,褚燕心思不纯,我是不会再放他回山里了,日后山中各部,你要统帅好。” “诺。” 杨凤点点头,问道:“不知少将军欲如何安置褚燕?” “褚燕于黑山部众有功德,无论如何,我都会保他一命的。” 张新笑道:“他不还是平难中郎将么?放心,日子过得不会差的。” 杨凤等人闻言,心中大定,对张新千恩万谢。 处理完黑山黄巾的事,张新再把高顺召了过来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