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子清贤弟还是个忠厚人呐!” ‘袁氏嫡子’四个字,可谓直接插到了袁术的心巴里。 袁术大喜,“我愿担此任!” 他可没有袁绍那么要脸,当即就应了下来。 袁绍神色大变。 张新瞥了袁绍一眼,环顾堂中众诸侯。 “诸君觉得如何?” “不可!” 王匡连忙反对,“公路如何能为盟主?” 袁术面色不善,盯着王匡。 “如何不能?” 张新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,“本初兄四世三公,能以袁氏之名号召天下,公路兄就不行了么?” “就是就是!”袁术连忙道。 众诸侯看着袁术这副模样,都是地铁老爷爷脸。 就你这逼样,也不像能当盟主的啊! “公路之能,差本初远矣!”王匡寸步不让。 张新双手叉腰,“本初之能,比我何如?” 王匡直接不会了。 这让他怎么回答? 说袁绍不如张新? 这肯定不行。 说张新不如袁绍? 万一人家叫袁绍出去打一架,那不是露馅了吗? “各有千秋,各有千秋。” 许攸连忙打了个圆场,“不能一概而论。” “如今讨董在即,我等只论军事。” 张新看向许攸,就是要论,“若论领兵打仗,本初比我如何?” “自然是宣威侯略胜一筹。”一旁的曹操递了个话。 平心而论,曹操并不怎么看得上袁术。 但他又觉得张新说的对。 车骑将军,国之神器,岂能轻易予人? 袁绍若是没有车骑将军之号,就指挥不了张新。 众诸侯又以袁氏名望为借口,不让张新当盟主。 如此一来,袁术反倒是最适合的盟主人选了。 一来,他也可以借用袁氏之力。 二来,后将军的地位虽低于卫将军,但二者同属上卿。 只要张新愿意吃点亏,还是说的过去的。 “既然如此。” 张新顺着曹操递过来的话头,接着说道:“有我辅佐,公路兄如何做不得这个盟主?” 袁术连忙表态,“吾必事事与子清贤弟......啊不,与副盟主商议!” 这时,一直沉默不语的韩馥突然说道:“我也以为,公路可当此任。” 韩馥与袁绍共处一州,他是州牧,袁绍只是太守。 然而袁绍名高,又有诛灭宦官之功,于是冀州人心尽附于他,不从韩馥。 在桥瑁诈作三公移书之前,韩馥就因为忌惮袁绍,经常派遣从事把守在他家门口,限制他出门。 诈作移书后,韩馥亦是因此在助董和讨董之间犹豫不决。 虽说在治中从事刘子惠的劝说下,韩馥最终决定讨董,但他心中仍对袁绍十分忌惮。 如今张新把袁术推了出来,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削弱袁绍名望的好机会。 袁绍转头看向韩馥,眼中皆是怒火。 “公路确实最为合适。”曹操也表态了。 “宣威侯之言有理。”鲍信也站出来说道。 袁遗见袁术这边已经有了五票,还有张新这个重量级人物支持,也同意了。 反正都是他的小老弟,谁当盟主都一样。 刘岱、张超、孔伷、张邈等人见状也同意了。 一时间,袁绍这边只剩下了王匡和桥瑁两个支持者。 “吾弟公路确实合适。” 袁绍没法再装死了,表面上只能故作大度,心中却是深恨张新、曹操、韩馥等人。 诸侯联盟尚未形成,裂痕已现。 张新看向袁术,一指中间主位。 “盟主,请吧。” 袁术屁颠屁颠的坐到了主位上。 众诸侯纷纷站起,面向袁术微微躬身。 “拜见盟主。” 随后又向张新微微躬身。 “拜见副盟主。” 袁术看着堂下众诸侯,心中豪气冲天,大手一挥。 “明日盟誓,诸君都回去准备吧。” 次日,诸侯于大营之外设坛祭天,杀猪宰羊,歃血为盟。 张新拿出陈琳早就准备好的檄文。 众人互相退让,不肯登台盟誓。 张超见状,推荐自己麾下的功曹臧洪。 臧洪乃故使匈奴中郎将臧旻之子,曾任即丘长,后辞官回家,被张超辟为功曹。 其人雄气壮节,见众诸侯都让他来盟誓,也不推辞,当即接过檄文,走到祭坛上。 巴拉巴拉...... 臧洪之声慷慨激昂,声情并茂,再配上陈琳华丽的文笔,诸侯联军士气大振。 曹操看着站在张新身后的陈琳、典韦、赵云等人,两眼放光。 不知为什么,他很想把人弄过来。 誓毕,诸侯们回到大帐,商议进击董卓之事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