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董卓想了想,看向贾诩。 “文和,你怎么看?” “军师之言,不无道理。” 贾诩思索了一番,说道:“酸枣联军退去,我军士气大振,同样的,张新和孙坚那边的士气一定受损。” “如今确如军师所言,是个决战的好时机。” 董卓点点头。 士卒思归,士气低落,这是他一直面临的主要问题。 再加上前段时间他被张新击败,士卒们的士气更是降低到了冰点。 虽然他通过发掘陵墓,取宝重赏的方式,暂时恢复了一些士气。 但他的心里明白,在这种情况下,加钱换来的士气,并不能持续太久。 只要士卒还在雒阳驻守,他们就还会想家。 只要张新还在一旁虎视眈眈,他们的心中就还会恐惧,士气依然会持续衰落。 原本董卓心中还在发愁,要怎么保持士气。 没想到酸枣联军竟然在这个时候散了! 联军一散,士卒们看到希望,士气立刻提升到了顶点! 而张新那边,士气一定会受到影响。 若不趁此时机快速决战,再等一两个月,士气就又要掉下去了。 “那便依军师之言。” 董卓下定决心,看着朱儁笑道:“待宴席过后,我就派人去各个关隘传令,让他们回来。” 贾诩之言,涉及的是军心士气。 朱儁之言,涉及的就是兵力对比了。 董卓麾下曾有大军五万余人,虽说在孟津一战中,被张新吃掉了万余,但依旧还有四万余人。 除去驻守关隘的必要的守军,董卓估摸着,自己应该还能凑出三万五千大军来。 张新在收降了八千董兵后,兵力达到三万三千左右,再加上曹操的五千人,此时兵力共计有三万八千余人,看起来比董卓还多。 但实际上,就像董卓不敢用吕布对阵张新一样,他相信,张新也不敢用那些董兵和他对阵。 除非张新不怕那些董兵临阵倒戈。 这样一来,八千董兵不仅不能用,张新还得额外派人看守,最多只能出兵两万五千左右。 而在这两万五千大军当中,还有曹操的五千民兵,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。 三万五对两万五,士气高对士气低。 这不妥妥的优势在我嘛! “下官敬相国。” 朱儁见董卓采纳了他的计策,心中十分高兴,连忙敬酒。 一来,自己做了这么久的军师,计策终于被采纳了。 这说明了啥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