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作为后勤部长,却不发粮草,本就无理在先。 若是张新败了,倒也好说,他只需找个冀州疲敝的借口,也就搪塞过去了。 可现在张新不仅胜了,还是大胜! 甚至就连都城雒阳都被他打下来了! 雒阳一下,南阳和豫州的粮草都可以运过去。 现在张新已经不缺粮了。 如果他真的攻下长安,迎回天子,再以此为借口,出兵攻打他的冀州,那可就全完了! 董卓都打不过的人,他韩馥拿头去打? 韩馥越想越怕怕,连忙将别驾沮授召来商议。 少顷,沮授来到,躬身行礼。 “不知牧伯召臣前来,所为何事?” 韩馥巴拉巴拉,说完之后对沮授问道:“公与,为今之计当如何是好啊......” 你早干嘛去了? 沮授心里翻了个白眼。 要么你当初就别去会盟算了。 现在盟约已成,人家在前线浴血奋战,你在后方不发粮草,这不是平白给人家送把柄过去么? 想到这里,沮授心中暗叹。 诸侯会盟,表面上是共讨国贼,实际上却是互相算计。 袁术得了南阳,疯狂刮地皮。 袁绍到了河内,不断结交大族豪强壮大自己,眼睛看都不看董卓一眼,反而死死盯着韩馥的冀州。 这两兄弟都死全家了,还是一兵不发,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,实在是让人大失所望。 韩馥害怕袁绍势大,夺了他的冀州,又不敢发粮草。 酸枣那边,刘岱与桥瑁交恶,直接出兵把桥瑁宰了,以王肱(gōng)领东郡太守,算是把东郡收入了他的囊中。 十二路诸侯,竟然只有张新这个黄巾降将,在为了大汉的社稷浴血奋战。 余者世受国恩,国难当头之际,却只顾着争权夺利。 想想都觉得讽刺。 至于另外两个? 那两个损兵折将,不会玩的,有啥好说的? 不过,韩馥好歹也是自己的上司,沮授想了想,还是给出建议。 “臣以为,明公此时当速发粮草。” 沮授拱手道:“再对宣威侯言明,先前是因要供养河内及酸枣联军,耗费巨大,才导致粮草一时间无法征收,如今征收上来,便第一时间给他送了过去。” “宣威侯素有仁义之名,如此一来,想必不会再怪罪。” “好,好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