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派遣斥候打探情报,这很合理,他也挑不出毛病。 皇甫嵩派出斥候,前往各个方向探查。 过了三日,各路斥候尽皆回报,没有找到伏兵。 “张新的伏兵,到底布置在哪里了?”董璜疑惑道。 皇甫嵩双手一摊。 “我不道啊。” 又过两日,董璜再次来找皇甫嵩。 “老将军,你说......张新会不会根本没有伏兵?” “不可能!绝对不可能!” 皇甫嵩断然道:“相国说了,光是张新大营内都足有一万五千大军,再算上其余各处的守军,至少也有两万。” “如今我军探查到的兵力只有万余,若非出去埋伏,他在城外挖掘壕沟的军士,又岂会只有那点?” “可是,万余大军这么大的目标。” 董璜沉吟道:“这附近皆是一马平川,没有设伏之地,若是真有伏兵,我军斥候应该早就找到了才是。” 皇甫嵩想了想,道:“再找找吧,万余伏兵不是个小数目,若是其趁我军进攻之时杀出,则我军首尾难顾。” “到时候兵败事小,若是被张新趁势取了郑县,则长安危矣!” “行吧。” 董璜也知道郑县的重要性,认同了皇甫嵩的说法。 再过两日,董璜又来了。 “老将军,你说......我叔父是不是被那张新骗了?” “有没有一种可能,他根本没有两万大军啊?” 董璜将心中疑惑一一说来,“你看嗷,万余大军在外面蹲了七日,斥候找不见踪迹也就罢了,也没有运送物资的民夫。” “那些的伏兵都是铁打的么?他们吃什么?” “张新布置的如此巧妙,竟能让我军斥候找不到踪迹。” 皇甫嵩起身,长叹一口气,“后生可畏,后生可畏啊......” “畏什么畏?” 董璜不满道:“依我看,老将军就是被他骗了,还是请出兵吧。” “再者说了,就算张新真有伏兵,对战的兵力也是三万对两万,优势在我!” “届时老将军只需分出一些兵力在侧翼防备即可,何须如此畏首畏尾?” “非我畏首畏尾。” 皇甫嵩摇头,“实在是张新不容小觑啊!” “不容小觑?” 董璜冷笑一声,“恐怕不是张新不容小觑,而是老将军与其勾结了吧。” “你这说的叫什么话?”皇甫嵩面露不悦之色。 二人一时间争执了起来。 董璜要求出兵,夺回华阴。 皇甫嵩以敌情未明再次拒绝。 “莫非老将军真与张新勾结,想坐视他打通陕县,集结大军,兵临长安城下么!” 董璜面色不善。 “敌情未明,确实不宜出兵。” 皇甫嵩解释道:“况且相国给我等的命令,是坚守郑县,并非夺回华阴。” “这样吧,既然你我二人意见不一,不如去信一封,询问相国一番,如何?” “那行吧。” 董卓这道大山一压下来,董璜瞬间没话说了。 皇甫嵩研墨提笔,写了一封书信详细说明情况,派人到长安给董卓送去。 张子清,你的援军还没到吗? 三天后,董卓的回信到了。 董卓在信中赞扬的皇甫嵩一番,让他好好守住郑县,然后把董璜骂了一顿。 傻侄子,我们现在只要拖延时间,等党人出手就可以了。 你干嘛非要在对方伏兵不明的情况下出兵,冒那些不必要的风险? “你看。” 皇甫嵩把董卓的回信递给董璜,“相国有令,命我军坚守。” 正在此时,一名斥候走了进来。 “将军。” 斥候抱拳道:“敌军又有五千援军来到。” 皇甫嵩闻言看向董璜。 “行吧。”董璜悻悻道。 董卓不让出战,张新援军又到,已经没有战机了。 ...... “徐和,你终于来了啊!” 大营之中,张新握着徐和的手,哈哈大笑。 援军终于到了! “轵关陉路险难行,速度实在是快不起来。” 徐和行礼道:“还望君侯恕罪。” “你并未失期,何罪之有啊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