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没有袁术,陶谦也不靠谱。 光凭他和韩馥、袁遗三人,能在张新回来之前,拿下一个拥有四万多兵马的青州么? 想屁吃! 直接进攻不行,袁绍只能转变策略,利用张新与青州大族之间的矛盾,拉拢他们支持自己。 数月时间过去,他已拉拢了四郡大族。 但济南、东莱两地的大族却一直不肯相助。 “四郡大族,够么......” 袁绍犹豫道:“若是不能以雷霆之势全据青州,待张新回师之后,那可就麻烦了......” 不怪他犹豫。 实在是张新太能打了。 虽说青州四郡加上渤海,他就能手握五郡之地。 但只要还有一郡忠于张新,能为他提供粮草,袁绍都没有打赢的把握。 “主公不可再犹豫了。” 郭图进言道:“若再不动手,待张新打进长安,掌控天子,主公就没机会了!” “以他对主公之恨,定会以天子名义下诏,召主公入朝。” “主公去,则为其砧上鱼肉,不去,则为叛逆。” “再有一道圣旨,就该令青州兵来渤海讨伐主公了。” “到那时,又有何人能助主公?敢助主公?” “是啊是啊。” 逄纪也劝道:“济南、东莱大族不肯襄助明公,那是因为张新的余威还在。” “只要明公拿下四郡,其余二郡必定望风而降!” “到那时,即使张新回师,也是徒劳。” “张新大军久战疲惫,又失了根本,就如同那无根浮萍,一吹就散,明公无需太过惧怕。” 袁绍闻言下定决心,站起身来。 “那便依二位军师所言,都下去准备吧。” ...... 郑县。 董卓使者来到张新大营,递上书信。 “袁绍要去捅我屁股?” 张新看完书信,心中不以为然。 早在袁绍撤军之时,他就去信,让张牛角领兵到平原防备了。 历史上,袁绍在占据冀州之后不久,便开始与田楷争夺青州。 田楷独自一人面对半完全体的袁绍,在境内尚有青州黄巾捣乱的情况下,都能坚持两年半之久。 如今青州平靖,除去田楷以外,他还留了高顺、张牛角、曹性、太史慈这些大将看家,又有华歆、国渊等人辅佐。 袁绍不过一郡之地,万余之兵,凭什么去取他留了四万大军的青州? “你回去告诉董卓,让他操心操心自己。” 张新对使者道:“我大军不日便至长安,他若识相,此时倒戈卸甲,以礼来降,我尚能在天子面前,为他说情。” “若是不识相,则董氏一族皆为齑粉也!” 使者行礼告退。 没过多久,徐和急匆匆的跑了过来。 “君侯。” 徐和喘着粗气问道:“方才那董卓使者离去之时,一路宣扬,说袁绍正在攻打青州。” “士卒们听闻此事,军心震动,故让末将前来询问,可有此事?” “胡说八道。” 张新皱眉,“告诉将士们,此乃谣言,董卓死期将至,只不过是想以谣言来乱我军心罢了。” “我在青州留了四万大军,袁绍凭什么攻打?” “若是谁敢再散布谣言,军法从事!” “诺。” 徐和闻言松了口气。 也是。 袁绍现在是什么水平?他想攻打青州? 没这个能力知道吧。 “你再派几个人出去。” 张新眼中带着一丝怒气,“把董卓的那个使者给我杀了!” 我和你讲不斩来使的道义,你特么和我玩脏的是吧? “诺。” 徐和抱拳行礼,转身离去。 士卒们得了徐和安抚,放下心来。 张新见军心已定,也休整的差不多了,便下令进军长安。 “黄风岭,八百里,全是耗子架大狙......” 张新行走在关中平原上,哼着小调,心情极好。 自从他攻下郑县以后,长安那边就不断有公卿百官的家仆门客之流,来给他传递消息。 此时的长安城内是个什么情况,他可以说是了若指掌。 长安城虽坚,但有百官公卿在内部策应,想要攻下并不算难。 初平二年四月十八,张新军行至鸿门亭。 四百年前的那场鸿门宴,就发生在这里。 前面就是长安了! 张新令大军安营扎寨,做最后的休整。 中军大帐刚刚扎好,左豹就一脸惊喜的跑了过来。 “君侯,杨毅回来了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