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(两章一起) “小姐请讲。” 张牛角拍着胸脯道:“莫说一件,便是十件、百件,末将都为小姐去办!” “我想请牛角叔叔派点人暗中盯着城中官吏,不仅是州府吏员,还有郡府、县衙的,也一并派人盯着。” 张宁眼中露出一丝狠厉,“若是有人想要献城投降,不必来报,就地斩杀!” 早在袁绍刚刚起兵之时,城中就有一些出自大族的吏员受到家族指示,想要寻机打开城门,迎接袁军入城。 尤其是当初张新度田之时,那些被迫拿土地换官位的吏员。 不过那会张新还没‘死’,城中官吏大多还是忠于他的,这些人的意图很快就被华歆等人发现,并且镇压了下去。 现在张新死了,就很难再说什么忠诚了。 毕竟乱世才刚刚开始,还不像后来那样,什么州牧、将军之类的官职,都可以父死子继。 大多数人的观念暂时还没转变过来。 再者说了,哪怕可以继承,目前张新也没有合适的继承人。 他没有兄弟,嫡子只有三岁,话都还说不清楚。 哪怕是长子张平,也才七岁而已,放在后世才刚上小学。 偌大的一个青州,华歆等人也不会同意交到一个娃娃手上。 “小姐放心,末将即刻安排。” 张牛角点点头,“还有吗?” “还有就是......” 张宁顿了一下,“若是平原城破,还望牛角叔叔不要恋战,护得我儿一条性命。” “这是自然!” 张牛角连连点头。 这话不用张宁来说,他也会这么做的。 毕竟现在身上还有张角血脉的,就只剩下张宁和她的儿子了,肯定要保护好。 “还有吗?”张牛角继续问道。 “暂时没有了。” 张宁摇摇头,叮嘱道:“牛角叔叔,一定要看好百官。” “小姐放心。” 张牛角抱拳,安排人手去了。 张宁回到后宅,将王柔带上,随后来到州府正堂。 高顺正与华歆、国渊、田楷等人议事,听闻张宁来到,都停了下来,起身迎接。 “我等拜见夫人。” 众人起身行礼。 “诸位大人。” 张宁回了一礼。 华歆开口问道:“夫人亲自前来,可是有事?” “华大人。” 张宁看向华歆,“我思来想去,总觉得夫君战死的消息,似有蹊跷。” 众人闻言一愣。 高顺忙道:“还请夫人细说。” “董卓虽与夫君为敌,然人死为大,按理来说,他应当遣人将夫君灵柩送回平原才是。” 张宁开口道:“可他却并未如此做,而是直接将夫君葬在长安。” “我怀疑他根本没能斩杀夫君,只是想以谣言搅乱青州人心,好让袁绍取了青州。” “青州若是落入袁绍手中,我夫君日后再想勤王,那就不能了......” 众人瞬间瞪大眼睛。 你别说,你还真别说。 张宁之言,从逻辑上来讲,也是说得通的。 两军交战,若是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话,一般都会让死者落叶归根。 例如去年,张新军在孟津和董卓对峙之时,荀攸就在他军中。 当时荀攸的从祖荀爽在朝廷担任司空。 荀爽病逝之后,荀攸就曾写信给董卓,请求让荀爽的灵柩归乡。 董卓不仅答应了,还派人将荀爽的灵柩送到颍川荀氏家中。 张新与董卓并无私怨,在正常的情况下,哪怕他真的死了,董卓也不该那么着急把他下葬,而是该等一等他家人的消息。 人死为大,这句话不止是说说而已的。 “可......” 国渊迟疑道:“若是牧伯尚在,大军何以迟迟不归?” 崔琰都走了两个多月了,算算时间,张新早该回来了才是。 先前平原城被四面包围,消息极难传递,崔琰也是费了好大的劲,才偷偷溜出去的。 如今刘岱虽然撤兵,让包围圈稍微松动了一些,高顺也趁机派人出城了。 但外面现在是个什么情况,斥候一时半会还回不来,城内众人也不知道。 “是啊是啊。”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。 牧伯要是没死,他不早点回来,还在外面浪什么? 老婆孩子都不要了? “若我夫君真有不测......” 张宁神色一黯,道出此行前来的目的,“还望诸位大人齐心协力,勿使青州落入国贼之手。” 先前之言,只是张宁想出来凝聚城中人心的话罢了。 她心中也明白,张新若还活着,早就应该领兵回来了,不会像现在这样,一点消息都没有。 青州,迟早是会落入他人之手的。 但无论如何,那个人也不能是袁绍! “夫人放心。” 高顺立即表态,“末将定死守平原,不让袁绍国贼的奸计得逞!” 其余众人对视一眼,齐声道:“我等定齐心协力,以拒国贼。” 他们也很讨厌袁绍。 尤其是国渊,对袁绍的这种行为更是深恶痛绝。 “那就有劳诸位大人了。”张宁行了一礼。 “此乃我等分内之事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