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次日。 张新起了个大早,在张宁的服侍下,穿上了青州牧的官服。 “阿父,阿父。” 张宁的儿子站在榻上,不断呼唤着张新。 小孩夜晚容易吵闹,为了不影响张宁的睡眠,通常在晚上的时候,孩子都是放在王婶那边,天亮醒了以后才带过来。 “你胆子这么大啊?” 张新看着自己的嫡子,脸上露出一丝笑容。 去年他出征的时候,小家伙才刚会爬。 这一转眼间,都能站起来走路了。 小家伙在城上的表现,他都听人说了。 在那么危险的地方,他不仅没有哭闹害怕,甚至还表现十分兴奋。 张新与他许久未见,只是这么一小会,父子俩就已经混熟了。 回想起当初征凉州之时,他也是许久未和张平、张安相见。 那两个孩子的胆子,明显不如眼前这个小家伙大。 “兄长。” 张宁一边给他穿着衣服,一边说道:“给孩子起个名吧,他都三岁了。” “又是起名。” 张新闻言地铁老爷爷脸。 他最不会的就是起名了。 本来么,他已经想好了一个名字,张承。 承有继承、传承之意。 小家伙作为他的嫡子,又是张角目前唯一的血脉,叫张承挺合适的。 但张新隐隐记得,好像张昭有一个儿子也叫张承。 那张承这个名字就不能用了。 “胆子大,胆子大......” 张新沉思良久,“桓,如何?” 桓字曰大,在谥法当中也有辟土兼国的含义。 张新这是希望,小张桓日后继承了他的基业,能够继续为大汉民族开疆拓土。 “张桓?” 张宁细细品味,随后笑靥如花。 “兄长起的名,那自然是极好的。” 张新双手叉腰,又看向王柔所生的女儿。 小闺女才一岁多,正在榻上爬来爬去。 “阿柔,以后你的女儿就叫张婵吧。” 来都来了,索性这次一起把两个孩子的名字都定好,省得日后还要再想一次。 不过相比于张桓,张婵这个名字就没什么特殊的含义了。 好听就行。 “多谢主君赐名。” 王柔十分开心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