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饯别宴已经办过了,赏钱今天也发完了。 臧霸他们现在过来干嘛? “诺。” 少顷,泰山F4来到。 “末将拜见君侯。” “免礼。” 张新笑道:“尔等此行前来,所为何事?” “君侯。” 臧霸抱拳道:“方才我们哥儿几个商议了一番,决定就留在君侯麾下,不回去了,还望君侯收留。” “还望君侯收留。”吴敦等人齐声道。 “嗯?” 张新愣住。 卧槽? 今儿个是什么日子? 孙观决定留在他麾下也就罢了,怎么连臧霸这种人,也要留在他麾下了? 不过臧霸等人主动请求留下,他也不能将人拒之门外。 “宣高。” 张新沉吟道:“你随我也有年余时间了,当知晓我这里军纪严明,功必赏,过必罚。” “末将省得。” 臧霸点点头。 “你在我这边立下的功劳,只够做个行军司马。” 张新看着他,“你若回到陶谦麾下,便能官复原职,若要留下,我只能给你个行军司马,你可想好了。” “末将想好了。” 臧霸躬身一礼,“请君侯收留。” 吴敦、尹礼亦道:“请君侯收留。” 方才张新走后,臧霸越想,越觉得孙观的话有道理。 陶谦昏乱,他们待在徐州,是能躺平摆烂,逍遥快活不错。 但也仅限于此了。 日后呢? 难道就守着个骑都尉的官职终老? 相比之下,张新这边的军纪虽然严格,但他却是个雄主。 留在青州,建功立业的机会要远比徐州多的多。 孙观说的对哇。 得一封侯之位,封妻荫子,岂不美哉? 张新闻言疯狂压制嘴角。 “诸位怎么突然之间都想留下了?” 臧霸也不藏着掖着,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。 “好!” 张新哈哈大笑,“尔等既有建功立业之心,我又怎能不成全?” “既然如此,那便都留下吧。” “多谢君侯收留。” 泰山F4大喜。 “对了。” 张新问道:“尔等既然决定留下,那徐州兵......” “我等与将士们都沟通过了,他们皆愿追随君侯。” 臧霸笑道:“只是将士们的家眷还在徐州,要劳烦君侯与陶徐州沟通一番,将将士们的家眷都接过来。” “小事一桩!” 张新双手叉腰。 “来人,传崔琰!” 过了片刻,崔琰一脸疑惑的回来了。 “季珪。” 张新将事情说了一遍,“你写完敕令后,跟宣高他们去一趟军营,把将士们的家眷名单拿一下,然后跑一趟郯县,让陶谦把他们的家眷都送过来。” “陶谦若是不肯,你就砍了他!” ...... 冬季,本该是个清闲的季节。 然而初平二年的冬天,张新却是格外忙碌。 崔琰刚走没两日,高顺等人就回来了。 兖州,定了。 孙坚本就勇猛善战,又是趁虚而入,刘岱根本没法抵挡。 先前刘岱还能坚持,那是孙坚吃了出身不好的亏。 兖州士族虽然因为刘岱捅张新屁股的事对他不满,但也不想让孙坚一个武夫入主兖州。 孙坚无名。 若论官职,他身上现在挂着的还是长沙太守。 豫州刺史? 那是袁术表的,名不正,言不顺。 豫州人都不服你,你凭啥把手伸到兖州来? 所以他们还是愿意帮助刘岱的。 但是随着张新的一封书信送到长安,也不知道蔡邕是怎么和董卓说的。 董卓直接以天子的名义下诏,拜刘岱为侍中,征他入朝。 接着,又拜孙坚为兖州牧。 这一下,刘岱可以说是失去了他在兖州立身的所有资本。 如果刘岱是个有能力的人,譬如张新这样,那他自然可以不奉诏。 可问题是,他有这个能力吗? 没这个能力知道吧。 刘岱偷袭张新,失了大义人心。 现在董卓拜孙坚为兖州牧,他又失了名分。 再加上城外的孙坚、张新联军攻打甚急,蔡邕到处写信,与兖州士族说和...... 昌邑城内的大族一合计,直接把城门给孙坚打开了。 孙坚入城后二话不说,上来就把刘岱给宰了,首级让高顺送到青州来,给张新解气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