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董卓怎么还下了圣旨给我儿子?” 张新心中疑惑,嘴上回道:“在家呢。” 天使微微笑道:“那就有劳宣威侯引见了。” “请。” 张新让州吏们各自散去做事,引着天使来到后宅。 涉及后宅,州吏们就不必跟着一起了。 张新带着天使来到刘华的院子中。 “老大啊,你出来一下。” 刘华走了出来,看到张新身后跟着的宦官,神情一愣。 “夫君,这是......” “哦,朝廷有给老大的圣旨。” 张新问道:“你儿子呢?” “屋里读书呢。” 刘华听闻朝廷给张平下圣旨,心里也很奇怪,但却不敢怠慢,忙道:“我去叫他出来。” “阿母。” 一道声音传来,张平自己走了出来。 见到张新,张平上前行礼。 “阿父。” 随后他又对天使行了一礼。 “小子张平,拜见内官。” 他在宫中住了几年,宦官的服饰还是认得的。 “公子有礼。” 天使笑着夸了一句,清了清嗓子。 “张平听旨。” “快快快。” 刘华连忙拉着张平跪下。 天使打开圣旨,正要宣读,突然发现张新还在一旁站着。 你不跪啊? 天使看向张新。 张新疑惑的看着天使。 你看我干嘛? 念你的圣旨啊。 刘华半天没听到天使的声音,抬起头来,发现张新正和天使大眼瞪小眼。 “夫君。” 刘华开口道:“天使宣读圣旨,你怎么还站着?” 张新这才反应过来,人家这是在等他跪下。 “董仲颖又欠打了?” 张新看着天使问道。 方才外面人多,我给我家大侄子一个面子,跪也就跪了。 现在都到我家里了,你董卓还想占我便宜? “宣威侯说笑了。” 天使闻言干笑两声,不敢再纠结此事,连忙开始宣读圣旨。 “诏曰:汉宣威侯、卫将军、青州牧张新于国有功,其子张平聪慧机敏,仁孝质朴......” 一堆夸奖的话过后,进入正题。 “封,张平为曲阳侯,邑两千户,钦此。” “卧槽?” 张新瞬间瞪大眼睛,“董卓这是下血本了啊!” 汉制,非军功不侯。 虽说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一条制度的执行已经没有那么严格。 但列侯之位,依旧不是随便能够得到的。 要么你立下足够的军功,要么你对大汉做出过突出的贡献。 例如袁绍他们家,四世三公,也就一个袁汤被朝廷封为安国亭侯而已。 他的这个安国亭侯传了三代,到袁基这里还是亭侯。 这一点足够说明,没有军功的话,列侯之位有多难得。 更别提张平的这个曲阳侯中间既没有‘亭’,也没有‘乡’,又有两千户的食邑。 这可是个正儿八经的县侯! 稚子封侯,无外乎两种情况。 要么是和皇帝关系比较近的刘姓宗室,比如现任的济南王刘康。 他是刘宏的堂弟,因为刘宏是家中独子,当了皇帝以后,亲爹无人祭祀,便给刘康封了个王,让他负责祭祀自家老爹。 刘康被封王时,也就只有十几岁。 要么你得有个早死的封侯老爹,家中有个侯爵给你继承。 比如霍去病的儿子霍嬗,就是七岁继承的冠军侯爵。 像董卓这样,直接给一个外姓小孩封侯的案例,在张新印象中是没有的。 霍光都没这么干过。 哪怕跋扈如梁冀,他的几个儿子也是在成年之后才封侯的。 两汉四百年,也就只有董卓会干这种事了。 董卓为什么要封张平为曲阳侯,张新大概也能猜到一些。 曲阳这个地名,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敏感了。 当年他就是从下曲阳走出来的。 后来朝廷封他为渔阳太守的时候,他给朝廷提交的资料当中,也说自己是下曲阳人。 反正下曲阳的百姓都被皇甫嵩给屠了,户籍存档也因战乱损坏,朝廷根本无处核实他的真实身份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