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不仅如此,张新还下了死命令。 谁敢误了明年的春耕,他就砍了谁。 当然了,他也体谅郡县长吏的难处,让他们缺人的可以来找州府要。 有些长吏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,接受了这个事实,找张新要了人重新培训,努力准备明年春耕。 张新按他所承诺的,派了一批华阴士子过去。 但也有些长吏接受不了,选择了挂印辞官。 例如北海相和乐安相。 在原本的历史中,青州黄巾肆虐,十分混乱。 董卓想要废黜刘辩之时,接替袁术出任虎贲中郎将的孔融据理力争,言辞激烈,因而得罪了他。 孔融名高,董卓不敢杀,只能将他打发到黄巾肆虐的北海国为相,想借黄巾之手把他杀了。 然而由于张新的存在,现在的青州一片安宁,没有刀给董卓借。 因此现任的北海相并不是孔融,而是一个张新没听说过的人。 北海国紧邻徐州,是青州的南大门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 北海相弃官而走,他自然要安排好接任的人选。 “来人,传崔琰!” 张新略微思索了一番,便让人把崔琰叫了过来。 对付陶谦,还能有谁比他好使? 崔琰有才,几次出使徐州都有建树,也有功。 是该给他升升官了。 少顷,崔琰来到,躬身行礼。 “明公。” 张新将自己想让他出任北海相的想法说了一下。 崔琰闻言大喜。 “臣必不负明公所托!” 从一个百石主簿,一跃成为二千石的国相。 这是一步登天了。 “季珪先别忙着高兴。” 张新将北海国目前的情况说了一下,“北海各县急缺吏员,虽说我会抽调华阴士子给你,但他们都是外地人,不熟悉本地情况,你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带领他们熟悉民生。” “怎么样,你有信心不误了明年的春耕吗?” “有!” 崔琰拍着胸脯应下。 “好!” 张新当即写了一道敕令,任命他为守北海相。 守,就是代理的意思。 就像太守可以任命守令长一样,州牧也可以任命守太守、守国相。 虽说官名面前带个守字,但实际职权是一样的。 “多谢明公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