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三千营的副将是曹性,朱灵部的副将是王凌。 曹性的射术很好,朱灵作战勇猛,王凌颇有智谋。 有这三人辅佐,以徐荣之能,领八千大军,拿下两个没什么守备力量的郡国并不难。 最后的南路军,自然是由张新亲自担任主帅,领玄甲军、五军营、陷阵营、幽州兵、徐州兵等精锐、以及剩下的屯田军,共两万七千余人,直扑邺城。 关羽、赵云、高顺、太史慈、于禁等猛将皆在其中。 平原方面,张新这次交给了徐和镇守。 一来,讨董之时,徐和数为先锋,立下的功劳很大,也该让一些立功的机会给别人了。 二来,他与张牛角皆是黄巾出身,若有什么问题,二人沟通起来会更方便一些。 三来,他能通过青州的黄巾遗民掌握各地的情报,防止大族再次发生反叛。 “都去整军吧。” 张新立于堂中,大声喝道:“回去之后,好好磨利你们的刀剑,擦亮你们的铠甲。” “端阳佳节之后,出兵!” “诺!” 众将轰然应道诺。 待众将散去后,张新将荀攸留了下来,再令华歆等州吏前来议事。 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 战法已定,该根据各路大军的具体情况,准备分发粮草辎重了。 粮草之事议完,张新又开始准备外交方面的工作。 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。 出兵之前,一定要做好外交工作。 若是外交工作做不好,引来其他势力的插手,那就不好了。 刘邦为什么能赢项羽? 原因之一,就是外交工作搞得好。 把朋友搞得多多的,敌人搞得少少的。 项羽能打,但外交工作做的稀碎,放眼望去,举世皆敌。 最后只能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。 张新现在虽强,但也无法与整个天下为敌。 想要顺利的攻占冀州,还有几个地方需要处理。 首先是徐州的陶谦。 徐州位于青州南部,两州之间一马平川。 若陶谦趁着张新出兵之时,起兵攻打青州,那就麻烦了。 不过他早就派了崔琰守在北海,这一路的问题应该不大。 为防万一,张新让张牛角从麾下抽调了一万屯田军到剧县,由韩浩领着,前往崔琰麾下听令。 其次是幽州的刘虞。 对于这个老上司,张新可太了解了。 袁绍只需派个使者到幽州哭一下,说一说什么天下苍生,黎民百姓。 刘虞一心软,极有可能派人过来,让张新退兵。 搞不好还有可能出兵干涉。 到那时,张新将陷入两难的境地。 打刘虞吧,故吏打旧主,大失人心。 不打吧,那刘虞打他怎么办?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,张新用心的写了一封信,上面详细说明了他攻打冀州的正义性和必要性,让孙乾作为使者,送去蓟县。 只要刘虞保持中立,不出手干预即可。 除去陶谦和刘虞以外,河内那边也得派个人去说一下。 河内紧邻冀州,目前的太守是张杨。 就是张新担任并州刺史时,州府的那个武猛从事张杨。 只不过张杨的这个河内太守是他自表的。 说起来,他也能算是张新的故吏。 讨董之时,张杨领着一支兵马攻打上党,意图趁乱割据。 只不过他没打下来,反而还被上党太守揍了一顿。 讨董之后,韩馥忙着攻打平原,腾不出手来吞并这块近在咫尺的膏腴之地。 而张新也将人从河内撤回了青州。 再加上原河内太守王匡被曹操给宰了。 一时间,河内郡变成了一块无主之地。 张杨趁机进入其中,占据了这个地方,并向朝廷自表为河内太守。 若是张杨出兵助袁,对于张新来说也是件麻烦事。 因此他也写了信,派了使者过去,与张杨联络。 “你此去切记。” 张新对使者叮嘱道:“若张杨不肯出兵助我,不必强求,但一定要让他保持中立,勿要让他出兵助袁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