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张新见孙策浑身浴血,不由关心道:“可有受伤?” “有劳师尊挂念。” 孙策面露感动之色,“皆是敌兵之血,策无碍。” “那就好。” 张新点点头,叮嘱道:“伯符,有些话虽然难听,但我还是要说一句。” “为帅之人,当使麾下各尽其职,不可逞匹夫之勇。” “如今你既统领一方,肩负三军兴亡,应当知晓这个道理,日后不可再冲锋在前。” “莫要忘了,文台是怎么死的......” 孙策听闻孙坚之名,当即垂泪。 “少主,君侯之言有理啊......” 黄盖等人纷纷表示赞同。 “师尊教诲,策铭记于心。” 孙策拭去眼泪,郑重点了点头。 比起济水初见之时,此时的孙策脸上已经增添了许多成熟。 张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,跳过这个话题,转而开始说起这次战事。 “此次伯符先是设伏,斩了袁术的大将张勋,全歼其先锋,又以八百大破十万,可谓是一战成名。” 张新笑道:“想必数月之间,天下将尽传孙郎之名了。” 孙策双手叉腰。 “全赖师尊教导有方,以及公瑾辅佐,否则策不能成此功也。” 众人哈哈一笑。 黄盖、韩当看向孙策的眼神之中,满是宠爱。 客套完毕,周瑜开口问道:“君侯此次出兵,可是有变?” 众人将视线投到张新脸上,等他开口。 这段时间袁术围城,导致消息断绝,他们根本不清楚外面发生了什么。 按照原本的计划,他们负责坚守,张新负责断粮,刘表负责偷家。 如今昌邑这边不仅没有危急,甚至还把袁术打的屁滚尿流。 张新突然改变计划出兵,肯定是有大事发生。 “公瑾敏锐。” 张新点点头,将长安之事说了一下。 “西凉兵军纪本就涣散,此番重入朝廷,必然报复。” “我恐关中百姓遭殃,天子又受凌辱,欲要准备出兵西进。” “若不将袁术彻底逐走,我又岂能腾出手来,起兵勤王?” “竟是如此?” 孙策等人脸上皆浮现出错愕之色。 王允杀了董卓才两个月吧? 这就把自己玩死了? 难怪张新会这么急。 “君侯准备如何做?” 周瑜开口道:“袁术虽败数阵,然其麾下依旧坐拥十万大军。” “袁军野战不是君侯对手,可若是据城固守的话,怕是难以速克。” 张新看着周瑜,微微一笑。 “公瑾可有妙计教我?” “为今之计,不如退兵。” 周瑜道:“待刘表袭其之后,袁术自然退走。” “不用这么麻烦。” 张新摇摇头,“我给他写封信便是了。” 静待刘表出兵,是能让袁术退兵没错。 但袁术不可能把大军全部撤走,一定会留一部兵马占住陈留,给日后进取兖州留下一个桥头堡。 孙策接连大胜,却依旧难改麾下兵少将寡的局面。 袁军野战不是他的对手,可若是守城的话,问题并不大。 十万大军,颍川、陈留等地供应不起。 可若是一两万,甚至是两三万,只需搜刮一下百姓,供应起来并不困难。 而且以袁术的性格,一定会这么干。 如此一来,就等于在兖州埋下了一个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火药桶。 这不是张新想要看到的。 原本张新的打算是,等袁术退兵之后,再与孙策合兵,将留守袁军赶出陈留。 可没想到的是,孙策不仅守住了昌邑,甚至还一路反推,杀得袁术大败。 这让张新感到十分惊喜。 这么好的机会,他自然不会放过。 兖州之事早一日解决,他就能早一日回到冀州,准备勤王之事。 再者说了,先前他之所以扶持孙坚做兖州牧,除了二人的交情好之外,还有孙坚名望不高,需得借他和蔡邕的名望,才能得到兖州士族支持的缘故。 但现在不同了。 孙策接连大胜,在兖州的声望如日中天。 初出茅庐,便能取得如此战绩,天赋着实可怕。 此时在张新心里,孙策的威胁已经比曹操、袁术等人要高上好几个量级了。 他若还是按照原定计划,坐等刘表出兵,则兖州人心尽归孙策矣。 因此他必须出手,分走孙策的威望。 袁术大败,粮道不通,刘表又即将起兵。 张新只需去信一封,陈述利害,不由他不退兵。 仗是孙策打的,信却是张新写的。 消息传出,兖州人只会以为,袁术是畏惧张新威名才退兵的。 完美。 这无关其他。 天下之争素来如此,张新不占兖州,已是仁慈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