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袁术能够杀了孙坚,即使是利用了孙坚人尽皆知的弱点,也足以说明,他并不像史书上描写的那般一无是处。 好歹也是一方诸侯,确实不容小觑。 孙坚之死,为张新敲响了警钟。 无论何时何地,面对何人,都不可大意。 “师尊。” 孙策走上前来,向张新表达了要回孙坚尸首的谢意,随后开口问道:“袁军退了吗?” 周瑜、黄盖等人也一并走了过来。 张新老脸一红,摇了摇头。 昨天他还信誓旦旦的保证,只要他的书信一到,袁术即刻就会退兵。 现在袁术不退,他这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么? “不应该啊......” 周瑜也很奇怪,“袁军已无战机,后方、粮道皆被袭扰,不退何为?” “莫非......有诈?” 他的判断和张新一样,认为袁术只能退兵。 现在不退,肯定是有问题的。 “静观其变吧。” 张新想了想道:“无论袁术有何阴谋,我军只需以不变应万变,静待其露出尾巴即可。” 孙策等人点头。 也只能这样了。 张新一面令士卒加强防备,一面广派斥候,前往各个方向探查。 过了两日,斥候回报,中牟方向,朱儁大军正在集结。 “原来如此。” 张新恍然大悟,“我就说袁术怎么还不退兵,原来是想和那个老东西夹击我呢?” 也不怪他忽略朱儁。 这个老彩笔在中原混战期间,实在是没有什么存在感。 张新记得,李郭入主长安之后不久,好像就把这货征召入朝了。 面对李傕的诏命,朱儁麾下的将士都不愿意入关,想与关东诸侯联合,再行勤王之事。 然而,不知朱儁是真的忠君,还是初平二年的那一仗把他给打怕了。 他直接扯起忠义的大旗,孤身入京去了。 临行之前,他还对众人说:李傕郭汜是小人,樊稠无能之辈,只要他到长安,趁其不备,大事可图云云。 结果他在长安两年半,直到李郭反目成仇,自相攻伐,他都没有任何动作。 最后李傕劫持天子,郭汜劫持百官。 朱儁直接活生生的气死在了郭汜营里。 人菜脾气大。 “这老东西,我都不记仇了,他还记着当初朝堂上那一脚之仇呢?” 张新很生气。 我大哥当初对你多好? 就你那点战功,他硬生生的把你捧成和皇甫嵩齐名的人物。 现在你就这样报答他的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