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身体好,以后就容易给他生孙子...... 咳咳。 趁着这个机会,张新还顺便给孙仁取了一个小字。 尚香。 吴夫人放下心来。 正常来说,公公是没有资格给儿媳取字的。 可张新既是名士,又是孙坚的旧主、孙策的老师、孙氏的恩人。 他肯给孙尚香取字,那是看得起他们孙氏。 孙策尚在孝期,不能饮酒,只能以水代酒,好好了感谢了一番张新的恩情。 张新坦然受之。 次日,张新收拾好东西,带着典韦等人回冀州去了。 孙策等人出城相送。 临行之前,张新郑重叮嘱道:“伯符,边让的名望实在太高,杀之易失人心。” “我走之后,他若依旧口出狂言,下狱、流放皆可随你,但有一点,绝不可杀!” “师尊教诲,策铭记于心。” 孙策郑重应下。 张新点点头。 “伯符,保重。” “师尊保重。” 孙策双目含泪,下拜送别。 张新一路向北,来到黎阳渡口。 “君侯......” 荀攸拉着张死人脸,突然出现在他面前。 “来,你给我翻译翻译,什么叫不入兖州,只在黎阳督战?” “这还用翻译?” 张新嘿嘿一笑,“就是......这个,嗯,内个......” “翻译翻译。”荀攸看着他。 “嗯,啊......军师啊。” 张新顾左右而言他,“我给你说吼,这次去兖州......” 巴拉巴拉...... 荀攸无奈的翻了个白眼。 得,又被他给混过去了。 “兖州之事已定,接下来便是安定冀州,出兵勤王。” 张新说完,拱手一礼,“又要劳烦公达费心谋划了。” “食君之禄,为君分忧,此攸分内之事也。” 荀攸回了一礼。 自己挑的主公,算了算了。 “只是......” 荀攸开口道:“君侯,下次你能不能......” “下次一定!” 张新连忙保证。 行吧。 荀攸点点头,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。 “君侯,前几日家中给我来了封信,说颍川四战之地,并不安全。” “我族父欲携族中部分族人,北上冀州避乱,不知君侯是否愿意接纳?” 荀攸的族父? 张新闻言一愣,随后心跳加速。 莫非是...... 张新一把将荀攸手中的信夺了过来。 “果然!” 看着信中那个代表自称的‘彧’字,张新心中狂喜。 出于谨慎,他还是开口确认了一下。 “公达族父,可是人称王佐之才的颍川名士荀彧、荀文若?” “君侯亦知族父之名?”荀攸有些意外。 此时的荀彧虽然有着王佐之才的美名,也被举了孝廉,还在朝廷担任过守宫令这种低级职务,算是进过中央。 但没过多久,董卓就进京了,他也只能弃官回乡。 时间太短,他的名声还来不及传扬出去。 更多时候,所谓的王佐之才,也只是在颍川士族内部流传而已。 没想到张新竟然也听说过他的名字。 “当然知道了!” 张新十分激动,又在心里补了一句。 上辈子就知道了。 “公达,文若欲来投我?” 张新再次确认。 “你要不要?”荀攸问道。 “要!要!” 张新疯狂点头,随后搓起了手手。 “内个,除了文若以外,还有其他名士吗?” 他依稀还记得,什么戏志才、郭嘉这些人,好像都是荀彧的好友来着。 干脆趁着这个机会,一并叫过来好了。 “有的君侯,有的。” 荀攸点头,“阳翟戏忠、郭嘉,此次皆会一并前来。” “那太好了!” 张新蹦了起来,“他们什么时候到?” “既然君侯愿意接纳,攸这便回信一封。” 荀攸笑道:“想来月余时间便能抵达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