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先前张新安排赵云去了一趟颍川,接荀彧等人过来。 昨夜赵云前来复命,说已经把人接到邺城了,暂时安置在驿馆之中。 当时张新考虑到天色已晚,荀彧等人又一路舟车劳顿,便没有急着去见,而是让他们先好好休息。 原本他还打算,一会问候完张让和唐姬之后,就去见荀彧等人。 没想到赵云竟然出现在了这里。 看样子还是刚从里面出来。 “昨夜我刚给子龙放了几天假,这大早上的,他不在家里休沐,反而跑到这里来......” 张新心中若有所思。 赵云见到张新,连忙行礼。 “云拜见君侯。” “子龙。” 张新开口笑道:“过来看唐姑娘么?” “君侯你误会了。” 赵云连忙解释,“是让公派人给我送信,说想要了解一下兖州的战事,让我过来一趟。” 说罢,赵云叹了口气。 “汉室不幸,皇纲失统,天下诸侯割据自立,互相攻伐,以至百姓流离失所。” “让公也是心忧天下百姓啊......” 赵云本来是很讨厌张让、赵忠他们这群宦官的,认为他们蒙蔽圣听,祸乱朝纲,是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。 可在张新上任青州,叫他留守雒阳之时的那一番话后,他便开始重新审视起了宦官和党人这两个群体。 南宫之变,赵云可是亲身经历过的。 那些表面上满嘴仁义的党人,政变起来那可是一点都不含糊。 四世三公的袁术是怎么火烧南宫的,天下楷模的袁绍是怎么杀入皇宫的,他都亲眼看得一清二楚。 反而是那些平日里被他瞧不起的宦官,在皇帝遭遇危险之时,手持利剑护卫,最终基本战死。 这让赵云对张让他们的感观大为改善。 原来宦官才是皇权最为坚定的守护者! 至少张让他们这一批是。 这些宦官虽然没有卵蛋,却也不失忠义二字。 “兖州战事?” 张新心里翻了个白眼,“他若真想了解,不会直接来问我么?找你做什么?” 很明显,张让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。 确切的说,应该是唐姬。 唐姬在被赵云捞回青州之后,一开始或许是沉浸在悲伤之中,表现还算正常。 可自从张新讨董远征回来,她就时常会以张让的名义,叫赵云过去。 表面上是询问讨董之战,实际上...... 赵云看没看出来不知道,反正张新是看出来了。 南宫之变时,唐姬只有十五岁,如今三年多过去,她也不过十八岁而已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