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若能将刘焉大军尽数诱入汉中地界,在平原之地决战,便有了将其一举歼灭的机会。” “一旦刘焉主力尽丧,取益州便是易如反掌了。” 智囊F4-1恍然大悟。 “明公此策是否太过冒险了?” 沮授谏言道:“我军兵少,在汉中又没有民心基础,若贸然放刘焉大军入关,万一失败......” “哪怕想要撤回关中,也是极难啊!” “公与先生多虑了。” 郭嘉站起身来,笑道:“以嘉料之,此战明公有六胜、刘焉有六败。” “哦?” 沮授看向郭嘉,“还请奉孝赐教。” “明公奉天子以令不臣,堂堂正正,刘焉托言米贼作乱,隔绝道路,意图不轨,实属叛逆,此义胜一也。” 郭嘉侃侃而谈,“明公礼贤下士,待人至诚,安恤百姓,刘焉为揽大权,滥杀无辜,又大造乘舆,滥用民力,此仁胜二也。” “明公心怀天下,刘焉闭门自守,此道胜三也。” “明公量才适用,任人唯贤,刘焉多用亲信,此德胜四也。” “明公谋定后动,须臾之间便得取蜀之策,刘焉死期将至,尚不自知,此谋胜五也。” “明公用兵如神,麾下猛将无数,所到之处,攻无不克,战无不胜,刘焉麾下何人能敌?此武胜六也。” 郭嘉一口气说完,微微一笑,拱了拱手。 “公有此六胜,于以败焉无难矣。” “我这么优秀的吗?” 张新搓手手,嘿嘿一笑。 “奉孝过誉,过誉了......” 沮授听完,依旧表达了疑虑。 郭嘉这话是很能振奋人心没错,但战争的胜负是多方面综合比拼的结果,并不是单纯说点提振士气的话就能打赢的。 话说得再漂亮,依旧改变不了一个事实。 兵少。 “公与不必多虑。” 张新昂首挺胸,自信满满,“若是攻打蜀中关隘,刘焉占据地利,我不敢说。” “可他若真敢进入汉中,与我野战,纵使其众十倍与我,我亦能击而破之!” 张新打了这么多年仗,一路上的对手都不算弱。 要是连和刘焉野战的自信都没有,那他就别混了。 沮授左右看了看,见荀攸等人都没有表示反对,也只能保留自己的意见。 主公要打,那就让他打吧。 大方向敲定,众人在堂中叽里咕噜,开始推演具体的战术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