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张新带着张平来到正堂,令亲卫叫了几名小吏过来。 “尔等到百官府上通知一声,就说我要上午朝,让他们赶紧进宫。” “诺。” 小吏一听‘午朝’二字,神情一肃,不敢怠慢,连忙分头去往百官府邸。 朝会,分为早朝和午朝。 朝廷的事务运转,都有相应流程。 普通事务会依照职权,分配到相应的官员手上进行处理。 官员处理之后,只需留档备查即可,无需拿到朝会之上讨论。 只有一些比较重大的事件,某个部门的官员无法独自处理,需要其他部门配合,才会在朝会之时提出。 这是正常的早朝制度。 午朝则是只有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,由皇帝或者某个辅政大臣发起,商议对策。 但在正常的情况下,最多也就召集几个大臣,开个小会就完事儿了。 像张新这样,召集百官午朝的,可能十几年都碰不上一次。 “到底出什么大事了?” 小吏们的心中十分惊异。 方才听说大将军只是去接了趟家眷,怎么就突然要开午朝了? 难道是凉州的叛军又打过来了...... “老典!” 张新安排完召集百官之事,叫来典韦,带上张平进宫。 寝宫内,刘协一脸苦逼的看着竹简上的内容,唉声叹气。 “读书好累啊......” “陛下既然看不进去,就不要勉强了。” 贵人伏寿陪侍一旁,见刘协如此痛苦,不由有些心疼。 “不若稍微歇歇,唤来乐师,妾身跳舞给陛下解乏可好?” “不行啊......” 刘协摇摇头,“今早大将军刚刚来过,说了朕一通。” “朕若是不好好读书,下次又要挨他说了。” “陛下是君,他是臣,他怎能说教陛下?” 伏寿闻言有些生气,“依妾身之见,下次他若再来,陛下直接将其斥退就是,何苦委屈自己?” 刘协眼神一凝,看向伏寿的目光突然变得十分冰冷。 “陛,陛下......” 伏寿被他看的有些发毛,“可,可是妾身哪里说得不对?” “大将军乃我大汉肱骨之臣。” 刘协冷声道:“若没有他,你我二人尚在李傕手中饱受凌辱,又怎能有今日之自由?” “他说朕,那也是为了朕好,你怎敢妄言斥退之语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