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国家大事,在祀与戎。 戎就是兵事。 这很好理解。 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。 祀,就是祭祀,以特定的仪式来凝聚人心,稳定社会。 从古至今,皆是如此。 比如阅兵,就是祀与戎的完美结合。 银杏叶、快递什么的一亮相,牛鬼蛇神立马就都老实了。 百姓患上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也稍微缓解了一些。 韩融让刘协祭天,就是想用庄严盛大的仪式来昭告世人。 天命未变,依旧在汉! 当然了,祭天这事,不是搭个高台,写个祭文上去念完烧掉就算完事了。 而是有着一整套极为严格的流程。 其中的花费肯定少不了。 于是百官的眼神齐刷刷的看向张新。 张新叹了口气,揣起手手,身体略微后仰,面露难色。 “没钱呐,大鸿胪......” “大将军。” 韩融拱手道:“《左传》有云,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” “今成子惰,弃其命矣,其不反乎?” “如今传国玉玺重归汉室,朝廷怎能不行祭天之事?” “还请大将军想想办法,匀些用度出来吧......” “是啊是啊。” 百官纷纷附和,“如此大事,不可不祀,还请大将军想想办法。” 张新低头,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会。 “诸位之言有理。” 张新抬起头来,“然朝廷财力不足,确实难以支持祭天耗费。” “这样吧。” 张新转头看向刘协,躬身道:“臣愿捐钱二十万,粮千石,以为祭天用度。” 对于一个古代王朝来说,祭祀可是头等大事。 正所谓‘器与名,不可以假人’,这里面的名,指的就是政治名分。 如何凸显政治名分? 祭祀就是最好的办法。 天子祭天,就代表了他是这个世界上,唯一能与上苍沟通的人。 其他人若敢私自祭天,那就是僭越,是谋反! 嗯...... 封狼居胥那种除外。 总而言之,祭天就是古代帝王对天下人宣示法理,强调正统的最佳手段。 张新敢把传国玉玺拿出来,自然能料到,百官会趁此时机进言祭天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