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随着政令从长安发出,各地官府张贴告示,晓喻百姓。 兼祧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了世人的认知当中。 百姓能娶两房正妻? 消息传开之后,舆论哗然。 有人认为,士人不过一妻一妾,若让百姓迎娶两名妻子,那就是将黔首与士等同。 这会影响到礼法的阶级划分,动摇统治根基,是乱政! 也有人认为,兼祧有条件限制,并非人人都有资格能娶两房正妻,不会影响到现行的主流制度。 相反,它还能在极大的程度上,帮助那些快要绝嗣的百姓延续宗嗣,是善政。 自从政令推行的那一日起,民间人士就分成了两拨,争论不休。 一些比较激进的士人甚至还呼朋唤友,拉帮结派,想要进京请愿,让朝廷收回成命。 不过这一切都无法影响到一个事实。 兼祧,确实已经被写进了大汉的法律里。 张新可以合理合法的娶蔡琰了。 淳于嘉接下这个任务后,也不磨叽,第二天就带着张新给他准备好的礼物,前往高阳侯府拜访。 蔡邕听闻淳于嘉来到,不敢怠慢,亲自出迎。 “伯喈公。” 淳于嘉见到蔡邕,笑着行了一礼。 “司空。” 蔡邕回礼,请淳于嘉入内,分宾主落座之后,开口询问。 “不知司空此番前来,所为何事啊?” 淳于嘉呵呵一笑。 “乃是为了大将军与你家女儿之事。” 卧槽! 他怎么知道了? 蔡邕心中一突,随后反应过来。 自己肯定是没和别人说过此事的。 要脸。 家仆婢女之中,知情之人已经被下了封口令,也不可能到处乱说。 即使乱说,也不至于这么快就传到了淳于嘉的耳朵里。 那就只能是张新说的呗。 蔡邕心中略微思索了一番。 张新将此事告诉淳于嘉,估摸着是请他来做媒人的。 眼下在长安城内,能在资历、地位、名望方面与自己比肩的,也就只有淳于嘉了。 “咳咳,嗯......” 蔡邕老脸一红,有些慌乱,“司空......” “伯喈公啊伯喈公......” 淳于嘉疯狂摇头,伸出手来,指指点点。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蔡伯喈。 我大汉的礼法就是由你修订的。 怎么今天为了女儿和徒弟的事情,竟然跳出来改礼法了? 还说什么为了百姓延嗣,为了恢复人口。 啧啧啧......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