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韩融反驳道:“朝廷制定这条礼制,为的就是展示仁义,好让有过之人迷途知返。” “若依大将军所言,那朝廷就不要展示仁义了。” “就算没了女人,那也有吃有喝,不是一样都会有人造反?” “大鸿胪说的对。” 张新点点头,“那这样吧,以后那些来投降的,朝廷就不要他管他们吃喝了。” “如此,还能节省一笔钱粮。” “岂能如此?” 韩融瞪大眼睛,“朝廷展示仁义,就是为了瓦解敌人的斗志。” “若将此项取消,将来再有敌人,知道投降无益,必会拼死抵抗,徒增朝廷大军伤亡。” “到那时......” 韩融冷笑一声,“大将军省下来的钱粮,怕是还不够给士卒发抚恤的。” “大鸿胪说的对哇。” 张新再次表示赞同,随后奇怪道:“那依大鸿胪之言,有吃有喝就已经足够展示仁义了,还要女子做什么?” “咋滴?” “朝廷不送女人,敌人就不投降了?” “这......” 韩融辩不过张新,只能说道:“纵然如此,想要修改礼制,也需经过朝会讨论,天子首肯。” “大将军何来擅自修改之权?” “那就议一议呗。” 张新摊手手,轻飘飘的揭过了韩融的弹劾,看向马日磾。 “太傅,你怎么看?” 在这月余时间里,朝廷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。 淳于嘉被免官了。 说这事大,是因为一个三公卸任。 说不大吧...... 淳于嘉是因灾祸被免官的。 上个月,宣平门外有房屋无故自坏。 这事儿其实就是那些房屋年久失修,自己塌了而已。 但在讲究儒家天人感应的汉朝人看来,这就是上天的警示,是天子失德。 可是天子又不能真的失德,否则就要改朝换代了。 那就只能推三公出来背锅咯。 都是你们这帮做臣子的,没有好好辅佐皇帝,才让上天降下警告。 因此每当出现天灾人祸之时,罢免三公,属于是常规操作。 尤其是刘宏,对此格外喜欢。 空出来的三公又能卖钱了...... 现任的三公之中,蔡邕是张新的老师,谁也不敢提罢免他。 朱儁又是刘协用来制衡张新的棋子。 那就只能委屈一下淳于嘉了。 接替淳于嘉司空之位的,是太常赵温。 赵温,成都名士,故前将军赵谦之弟,初为京兆郡丞,颇有贤名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