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这么一想,她瞬间激动起来。 上次卖饭盒的教训还历历在目,让她时刻保持着清醒。 冲动是魔鬼,不懂政策的冲动,更是要命的。 她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头的激动,提着东西,脚步沉稳地回到了停车点。 回营地的路上,小张开着车,嘴里还在眉飞色舞地讲着县里的新鲜事,孟昭南却一句话都没听进去。 她的脑子里,反复盘旋着那个老婆婆摊位上的蔫黄瓜,和自己空间里那些水灵灵的,一掐就能出水的蔬菜。 一个巨大的商机摆在面前,这次她一定要做好所有准备工作。 回到家,孟昭南把给陆砚池买的新衬衫和布料放到床上,然后一头扎进了陆砚池的书房。 那个小小的房间里,堆着他从京市带来的各种书籍和报纸。 她不再像前几天那样漫无目的地翻阅,而是目标明确地找出所有和农业,市场,政策相关的版面。 《人民日报》上,一行行铅字清晰地写着“以粮为纲,全面发展”,也提到了要搞活经济,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副业,允许将吃不完的自留地产品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换和售卖。 这和“投机倒把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 这是靠自己辛勤劳动所得的合法交易。 孟昭南的心,一点点地亮堂起来。 原来,路一直都在,只是她之前太心急,没看见。 光看报纸还不够,她需要一个活的“政策解读人”。 第二天下午,孟昭南用新买的白面,掺上一点红糖,烤了一盘香喷喷的饼干。 她用油纸包好,又从院子里刚长出来的几棵小油菜里,掐了一把最嫩的,提着去了家属院另一头。 那里住着营里的领导,赵爱国一家。 “哟,是昭南妹子啊!快进来坐!”刘姐正在院子里纳鞋底,看见孟昭南,热情地把她迎进屋。 “刘姐,我刚学着烤了点饼干,也不知道好不好吃,拿来给您和赵领导尝尝鲜。”孟昭南把东西放到桌上,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。 “你这丫头,太客气了!”刘姐捏起一块饼干放进嘴里,眼睛一亮,“哎哟,这手艺可真好!又香又脆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