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她转过脑袋,只见那小僧缓缓从一户人家的院子里走出来,此时正背对着她,弯腰跟阿婆道谢。 “不谢不谢,这里很少能遇到僧人乞食,这还算是我的大福报嘞,但你还是个孩子,怎么一个人出来?” 小僧的声音温和舒缓,又有少年人的清稚。 “多谢关心,但我已经有独立的能力了。化斋乃是日常修行的一部分,可破对物质的贪恋,培养谦卑与慈悲心,施主为我提供斋饭也积累了功德。” 告别了阿婆,瞧见那院门在自己面前关上,小僧才拿着装着食物的钵转身离开,余光却瞥见不远处正望着自己的莫逢春。 “施主也在这里用食吗?” 小僧主动走近莫逢春,一手拿钵,一手挎着白色帆布包。 帆布包的布料有些粗糙,针线歪歪扭扭,更像是手工裁剪缝制的。 见莫逢春没回答,而是望着他的帆布包看,小僧坐在莫逢春身边,有些腼腆地解释。 “这是我前些年自己做的。” “看起来很实用。” 莫逢春到底没夸出好看,只是说好用,但即便如此,小僧也似乎格外开心。 “谢谢。” 没了讲经时的老成和正经,他现在倒是更像个单纯又礼貌的乖孩子。 “原本是准备回家再吃的,但有点饿了,就干脆在这边买了饭,吃完再回去。” 这句回复有些滞后,不过小僧没有在意,他点了点头。 莫逢春瞧见他的钵里是米饭、青菜和豆腐,颜色清淡,她又看了看自己的盒饭,米饭搭配鱼香杏鲍菇、木耳炒肉,还有个清炒莴笋。 看来,她并不适合修佛。 毕竟她无肉不欢,口味也偏重。 “你怎么不向我化斋?” 莫逢春指了指自己那道清炒莴笋。 “这个你应该也可以吃吧?” 听了这话,原本只关注自己钵里饭菜的小僧,抬眼看了眼莫逢春的饭。 “施主只有这一道素菜,只吃荤不好,我不能再分你的食物。” 莫逢春平静反问。 “那你们和尚只吃素不也不好?” 这不客气的询问,还真把小僧堵得哑口无言,他下意识避重就轻。 “对僧人来说,吃饭也是一种修行,《楞伽经》曰,肉食者会障生六欲天,素食者则能气力充沛,神明清爽,不食荤,便是减少杀生。” 这引经据典的模样,跟个古板的老学究一样,莫逢春收回视线,轻飘飘地回了句“哦”。 两人并肩而坐,一起吃了午饭。 所谓食不言寝不语,他们俩倒是默契地严格贯彻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