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楼上脑残吧?国家书法协会是你能买通的?张墨他家差那点钱?人家是真正的书法名门!” “94,楼上字都打错了,小学生脑残粉吧?追什么星,赶紧写作业去!!” “楼上,有没有一种可能,那人是在反讽呢?(狗头)” “那只能厚葬了,下次记得挂狗头!” 一直密切关注舆情的林海也懵了! 他拿着手机,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,结结巴巴地对旁边正在淡定喝茶的萧景辰说: “景…景辰!国家…国家书法协会的人转发了徐卫的微博,在打听你呢!” 萧景辰闻言,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。 他掏出手机关注了一下此时网上的情况,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诧异和茫然。 “我的字…真有这么好?” 萧景辰摸了摸下巴,显得有点困惑。 在他自己的认知里,他的字也就…还行? 毕竟,萧景辰快到五岁时才被陈忠捡回去,之后一边习武一边开始读书认字。 那时候少有能读得起书的人家,有这个实力的,孩子一般两三岁就开始临帖启蒙了。 萧景辰深知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,就像个饿久了的狼崽一样,疯狂地吸收着一切知识。 先生让练一百个大字,他绝对不会只写两百个。 他甚至自己给自己加码,在胳膊上缠沙袋、放盛满水的茶杯,掉了就加倍练习,直到稳如磐石。 当时的先生看他如此刻苦,又颇有灵性,私下还给他开了不少小灶。 后来萧景辰武艺精进,内息渐成,对身体的控制力达到巅峰,劲力收发由心,写字更是突飞猛进,笔力日渐雄健。 在没有太多娱乐的那段深山岁月里,习武和练字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。 不管是心情憋闷,还是杀戮后的躁动,他都是靠着疯狂练字来平复宣泄。 也因此,他的字迹不同于其他文人,笔锋之间满是桀骜与锋芒。 即便在那个士农工商、人人极度推崇书法的时代,他的字也算小有名气。 但问题是,有名不等于人家觉得他字写的好。 当时的文官集团才是大周的文化主流。 那些信奉儒学之道的官员,没少因为厌恶他而抨击他的字“锋芒过露,煞气太重,非正派可表,有失体统”。 被那些读书人骂得多了,萧景辰也觉得自己的字可能确实“非正统”,只是比较特殊而已,算不上什么真正的好字。 他怎么也想不到,时隔千年后,他那被骂的一文不值的字竟然会被这个国家的官方协会认证。 这个时代的文人们,竟如此包容? 竟…没人觉得太过锋芒,透着一股“不正派”的孤傲与邪性吗? 萧景辰盯着屏幕上张墨的那段发言,一时间,心情无比复杂。 吃过晚饭,萧景辰刷着网上无数@他的评论,觉得火候差不多了。 他放下手机,对旁边正在焦灼又兴奋地盯着数据的林海淡然道: “林哥,时机到了,该反击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