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太后奔波出宫一趟,实在疲惫,就回寿康宫了。 宋皇后送太后回寿康宫,方才回自己的凤仪宫。 回去后,宋皇后越想越不安,也没了耐心,“派去宋国公府的人,怎么还没回来?!” 话音未落,一小公公快步进来,上前道,“回禀娘娘,宋国公是照着娘娘的吩咐办的,宋国公派人去护国寺查了,签筒里明明都是娘娘要的签,不知道那支是打哪儿冒出来的……” 其实不用查,宋皇后心底清楚。 太后去护国寺,她想借太后的手阻拦皇上认沈挽为义女的事,被人知道了,暗中阻拦。 因为没有完全阻拦,留了余地,所以宋皇后有些怀疑,才派人去问宋国公。 现在看来,分明是有人把签筒里的签全部换了,又在他们走后,把签筒复原,让她们无从查起。 难怪只阻拦一半了! 这是想将计就计,送她女儿寿贞公主去和亲! 好歹毒的心思! 宋皇后气的心口痛。 再说右相解签,很快就传遍宫里,寿贞公主泡在浴桶里,正美美的洗着花瓣澡,一听这话,就赶紧来找宋皇后。 “母后,女儿不要嫁去东梁和亲……” 宋皇后道,“这只是右相的猜测,不一定是真的。” “就算是真的,母后也绝不会让你去和亲!” 和亲的公主没几个,不,几乎就没有好下场的,她就是死,也绝不会让自己女儿去和亲。 本来是算计沈挽,没想到最后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宋皇后恨不得把沈挽千刀万剐才好。 这事在宫里传开,不可避免传到赵贵妃耳中,赵贵妃火急火燎去求皇上,要把女儿宣宁公主嫁给娘家侄儿。 不过皇上没答应。 本来就两个适龄公主,这节骨眼上答应赵贵妃,不明摆着是准备让寿贞公主去和亲,皇上不想多事。 赵贵妃虽然有机会就给宋皇后添堵,但她知道自己争不过宋皇后,只是斗了这么多年,她深知宋皇后母子的脾气,要真让成王坐到那个位置上,后宫这些没顺着宋皇后的人,都不会有好下场。 争不过,也得拼了命去争,毕竟成王一天没坐到那个位置上,他们就还有希望。 不能选皇室宗亲之女封为公主,在只有她女儿和寿贞公主适龄的情况下,宋皇后不会让她女儿嫁人的。 赵贵妃着急上火,又无可奈何。 事情只要在宫里传开,传出宫就是迟早的事了,对于消息灵通的,傍晚就知道了。 沈挽对谢景御佩服至极,“还是相公聪明,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