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半个小时前, 山前村, 村口位置,逶迤出现一支庞大的送葬队伍, 全村百姓缟素,扶老携幼, “国民革命军第40军上尉连长胡大彪,于郎庄桥,与日军鏖战牺牲,忠勇动天地,……” 戴着花镜的老学究举着自己写完的一道祭文,念完后, 山前村的一个接近百岁的老太爷一身黑色长袍,浑浊的眼睛睁圆,猛然喊道, “起灵!” 咔嚓一声,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,穿着丧服,从地上捡起满是纸灰的瓦盆,举头顶,摔在地上, 嗡, 长号长鸣, 一口上好的棺材被几个小伙子抬着,朝着前方走去, 这口棺材有些年岁,却收拾的板正,尤其是上面包浆的颜色,一看就知道被人常年擦拭,这是山前村老太爷给自己准备了小半辈子的玩意。 此刻,给这个打鬼子的国军后生用,他不觉得委屈,甚至,觉得光荣, 他一个白活了快百岁的老家伙,实在不行,用一条草席就可以下葬。 虽说当兵以马革裹尸为荣,但岂能真的让他们如此! “国民革命军……” 在老学究的慷慨陈词后,随着老太爷一声声起灵,一个个瓦盆被摔碎, 一个个大小子全部穿着孝布,手里捧着一个个灵位,跟在一口口做工讲究的棺材后面, 老太爷将自己的棺材都贡献了, 他们山前村人岂能无动于衷? 先不说将这些英灵埋在他们的茔地,是件无上光荣的事情,就是人家在郎庄桥打鬼子的事情,就是在保护他们的家园, 国家太远,但郎庄桥很近。 “国民革命军下等兵……刘柱子,……” 老学究念到这最后的祭文时候,明显有些念不下去, 在他旁边的棺材中,那个娃娃依旧是以来的时候那种姿势, 这一夜,无论是张三哥夫妇也好,还是村里给人看事的钱婆过来帮忙也好, 这个娃娃依旧是睁着眼,双手这样的姿势,根本就不曾松下来。 仿佛有一股气憋在身体中, 最后,还是老太爷发话, “就这样吧!即使以后有问题,娃娃也会成为这一方山神,害的是小鬼子,保的是咱们!” 老学究忍着眼中浑浊的泪水,将所有的祭文念完, 老太爷亲自上前,将一块白布盖在刘柱子的头顶, “孩子,该回家了!” 刷, 几个小伙子小心翼翼地按照长辈的教导,将棺材盖掩上钉好, “起灵!” 老太爷猛然一声喝, 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孩全身穿着孝布,懵懂地被自己的爹拽到火盆前面,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