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翌日,清晨。 镇北王府的书房内,阳光透过窗棂,洒下一地斑驳。 秦牧端坐于主位,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的四道身影。 房玄龄、杜如晦、刘伯温、长孙无忌,他麾下最顶尖的四位谋士,已尽数到齐。 “都来了。” 秦牧的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。 “今日召集诸位,是有一事相商。” 他将昨夜从青龙口中得知的消息,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。 “杨广加封我为上柱国,还要让其子杨杲拜我为师,旨意和人,估计已经在路上了。” 秦牧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发出“笃笃”的声响。 “你们说说,这杨广葫芦里,究竟卖的什么药?” “难不成,真如青龙所言,他预感自己大限将至,想为他杨家,留下最后一丝血脉香火?” 话音落下,书房内一片寂静。 片刻之后,刘伯温率先抚须开口,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。 “主公所言,应是其一。” “杨广虽昏聩,却不傻。他深知如今天下,唯有主公您这里,才是最安稳的所在。” “将杨杲送来,确实有托孤之意,指望主公看在师徒情分,亦或是主公与南阳公主的夫妻情分上,日后能保杨杲一命。” 房玄龄接过话头,补充道。 “伯温先生所言极是。但这其中,恐怕还有杨广不切实际的幻想。” “主公您是大隋的驸马,如今又要做他儿子的老师。在他看来,您理应是他杨家的肱骨之臣。” “他或许还在做着千秋大梦,想着由您来辅佐杨杲,待杨杲登基,您便是名正言顺的帝师,继续为他杨家江山卖命。” 听到这里,一旁的杜如晦忍不住哑然失笑。 “呵呵,咱们这位陛下,当真是异想天开到了极点。” “他也不想想,主公如今手握三十万镇北军,雄踞幽辽,早已是实质上的一方诸侯,岂会再受他一个空头名号的摆布?” “此举,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!” 然而,长孙无忌却摇了摇头,脸上非但没有嘲讽,反而带着一丝兴奋的潮红。 他向前一步,对着秦牧深深一揖。 “主公!恭喜主公,贺喜主公!” 此言一出,众人都有些诧异。 秦牧也是眉头一挑,饶有兴致地问道。 “辅机,喜从何来啊?” 长孙无忌直起身,眼中精光爆射,声音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! “主公!杨广将赵王杨杲送来,此非天助我等,又是什么?” “昔年,东汉末年,曹操迎汉献帝于许都,挟天子以令诸侯!他虽是乱臣贼子,却从此站住了‘大义’二字,号令天下,莫敢不从!” “如今,杨广主动将皇子送来辽州,拜主公为师!这难道不是上天都示意,主公您才是天命所归,当登临大宝吗?” “日后,我等起事,便可高举清君侧,辅佐赵王之名!出师有名,大义在手,天下响应!” 长孙无忌的一番话,如同一道惊雷,在书房内炸响! 刘伯温、房玄龄、杜如晦三人对视一眼,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恍然与震撼! 是啊!他们只看到了杨广的愚蠢和算计,却忽略了这背后所代表的,那至关重要的“大义名分”! 秦牧的眼中,也闪过一抹赞许。 不愧是能辅佐李二开创盛世的长孙无忌,这份政治嗅觉,确实敏锐得可怕。 “那么依你们看,杨杲来了之后,我该如何待他?” 秦牧再次抛出问题。 四人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道。 “敬而远之。” 刘伯温解释道:“杨广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,杨杲也是皇子,该有的礼数和尊重,我们必须给足,以彰显主公的气度。” “但,也仅此而已。主公不必在他身上花费太多心神,只需将他安置好,偶尔过问一二即可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