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李渊的咆哮声还在唐王府的书房中回荡,而辽州,却已迎来了新的客人。 数日后,镇北王府门前。 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自扬州而来,旌旗招展,仪仗森严,为首的太监高举着明黄色的圣旨,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了王府正厅。 厅内,秦牧高坐主位,神色淡然地看着下方宣旨的太监。 “……镇北王秦牧,于四明山力挽狂澜,扬我大隋国威,实乃国之柱石,朕心甚慰……” 太监尖细的嗓音念着那些早已听过无数遍的溢美之词。 “……特加封镇北王秦牧为上柱国,赐赵王杨杲为其弟子,望镇北王好生教导,使其成国之栋梁,钦此!” “臣,秦牧,接旨。” 秦牧淡淡开口,连身都未起。 自有亲卫上前,从那太监手中接过圣旨,恭敬地呈上。 秦牧随手接过,看也未看,便将其放在了身旁的桌案上,仿佛那不是代表着皇权的圣旨,而是一张无足轻重的废纸。 他的目光,落在了那个站在太监身旁,约莫十三四岁,身着华贵蟒袍,努力挺直腰板,想让自己显得更有气势的少年身上。 正是赵王,杨杲。 “赵王殿下远道而来,一路辛苦了。” 秦牧嘴角微扬,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。 “本王观殿下龙章凤姿,天资聪慧,日后必成大器。” 这番话,不过是场面上的客套话。 杨杲闻言,脸上却露出了恰到好处的恭敬与喜悦,对着秦牧深深一揖。 “学生杨杲,拜见老师!” “往后还请老师多多教诲!” 秦牧点了点头,挥了挥手。 “嗯,殿下一路舟车劳顿,想必也乏了。” “来人,带赵王殿下先下去休息。” “诺!” 立刻有侍卫上前,引着杨杲向准备好的住所走去。 待杨杲被人带下,那传旨的太监与一众使臣也极有眼色,留下了一百名禁军充当杨杲在王府内的护卫后,便匆匆告退,回扬州复命去了。 偌大的厅堂,再次恢复了安静。 秦牧端起茶杯,轻轻抿了一口,自始至终,都未曾将那所谓的赵王拜师放在心上。 杨杲此人,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,都不过是个匆匆过客,历史上甚至没有留下太多的记载。 …… 与此同时,被带到自己住所的杨杲,心中却早已乐开了花!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