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回去之后,他就准备安排相关工作,把过冬物资以及吃喝的问题都给解决了。 让东北成为志愿军坚实的后勤总基地。 所以他并没有在北平待多久,带着一枚一等功勋章就坐上了前往沈阳的火车,同行的还有林厂长他们。 这次52厂的火箭炮研发小组也获得了一枚集体二等功勋章,这也是上级对于52厂的肯定。 在回到了东北之后,52厂就投入到了紧张的生产当中。 “一个月100门火箭炮,至少2000枚炮弹。” 这就是林厂长为52厂制定的生产目标。 而秦风也琢磨着怎么解决过冬物资的问题。 棉衣和吃的东西是最重要的。 棉衣的问题只能求助军区的后勤部门,看能不能让他们提前准备好十万套棉大衣。 虽然说龙国工业基础薄弱,物资匮乏,但军用的棉大衣却不是那么缺。 毕竟在缴获的物资当中,就有着上百万套日式的棉大衣。 他需要解决的是食物的问题。 从当初的红军、到八路军,再到现在的解放军,部队的后勤都比较依赖根据地和民众的支持。 所以军用口粮一直都没有统一,也并没有得到重视。 因为有老百姓推着板车为前线部队送粮食。 像是炒面、土豆这些不易腐坏、容易携带的食物反倒是成为了野战口粮。 炒面和土豆充饥可以,但长期食用的话肯定是不行的。 而且这些东西携带也并不方便。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除了携带弹药这些之外,也只能携带5斤左右的炒面,根本就吃不了几天。 可如果把炒面再混合维生素粉末以及蔗糖给做成压缩饼干的话,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 一根压缩饼干也就两百克左右,却可以支撑一天的能量所需,而且这玩意也容易保存和携带,是最佳的野战口粮。 所以他的想法是以兵工局的名义新建一个粮食加工厂。 战时可以提供给部队,作为部队的野战口粮,和平时期还可以供应给供销社,用于给兵工局创收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