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路不是很宽,就一辆车车辙印的宽度。 他们要离开云县,穿过凉州,去寻找生路。 其实关于去哪,是有争论的。 逃荒,定居,当然要去富庶的地方,越富庶,活下来的机会就越大,譬如京都。 京都贵人多,有钱人更是随便一抓都是。 哪怕平日里无灾无荒的,都有很多人发善心施粥发钱,更别说如今大灾,搭棚子施粥的大户人家就更多了。 反正,皇帝脚下,一般是不会容许饥荒成灾的。 原本村长是想往那里去,若能在京都附近分个地定下来,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儿了。 姜窈持不同意见,她想去麟州,麟州虽然不算富庶,但有山有水有粮食,更容易分到地,而且最重要的是战乱。 前世,就是去的京城方向,一直往北。 太远了,太难了,一路走来不停地死人,整个村又死了将近三分之二,这才到达京城附近,但连京城都靠近不了。 灾民太多了,偌大一个京城,根本就容不下。 整个村都是住在野地里,到处找活干,找零工。 周景年急于摆脱这种状况,找到一户人家,当个刀客护院什么的,才有银子租了屋子,过上稍微像人一点的生活,但也尝遍了人情冷暖,处处遭人白眼歧视,后来又被引荐给赵丞治。 京城居大不易。 他想买房买地,想在京城站稳脚跟,想让媳妇孩子过上好日子,想往上爬,让媳妇儿子不被人看轻,疯狂想往上爬。 最后,用自己的命换了全家几年的荣华富贵。 姜窈不愿意了,不愿他去送死,不愿他这么汲汲营营,他明明不是这种性子,不擅长做这种事,那就彻底避开吧。 避开战乱,避开纷争,避开天灾,在富庶又风调雨顺的地方,好好过自己的日子。 她坚决要去麟州,也给了村长充足的理由,譬如路途太长,灾民太多不够分,譬如朝廷的动荡,又是威胁,说不去麟州,那他们周家就离开大队伍与他们分开走,终于让他点了头。 这次,就是先离开云县,经过武县,在弥县那里拐弯,往东,去往麟州。 走了没多久。 板车上垫着棉被,姜窈抱着宝儿坐着身体依旧有些酸麻,可见家里其他背着行李用两条腿走路的有多辛苦。 她刚想说自己下来走走,换人上去坐坐,就听到前方传来一声声尖锐的预警声。 “来抓壮丁了!有官兵来抓壮丁了!” 周家人听出来了,是杜氏小外甥杜良的声音。 抓壮丁。 众人一下都慌了,哗然声一片,纷纷停下脚步,远远的往杜良身后望,有的甚至赶紧转身,做好了返回跑进山里的准备。 杜氏和周大连忙跑上前去接杜良。 “孩子,阿良,你说官兵,官兵在哪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