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今日借此盛会正好向唐老大人及诸位通个气。” 曹德聪明,高师爷不傻。 从他亮出这手本事开始,制作青天盐的秘方就已经不属于曹德一个人了。 不吃独食,懂得让利于衙门。 不枉高师爷为曹德思索对策,愁得掉了好几缕头发。 青天盐价值几何,没人比现场宾客更加清楚。 不是富贾巨商,也是一方豪强。 这玩意平头百姓一辈子可能都买不起。 但是对有钱人而言。 又是不可多得的佐餐之物。 一经发售,何愁不能大捞特捞。 高师爷三言两语,便将青天盐的归属权划到了白河县官府。 又不失体统的堵住了旁人觊觎之心。 唐清晏脸上笑容更盛,抚须点头道:“甚好,当地县衙思虑周详,此乃百姓之福。” “老大人告老还乡,当地出此祥瑞,实乃我县之福,黎民百姓之福。” “唐大人清名远播,得此青天盐正是相得益彰。” “呵呵呵,诸位仁兄,今日之事可谓是一桩妙谈,必将载入我县县志。” 一时间,众人马屁拍得五花八门,集中火力恭维唐清晏。 仿佛刚才的质疑和嘲笑从未发生过。 唯独赵文昌始终没有吭声。 风头被曹德这个田舍汉抢去,嫉恨交加自不必说。 尤其是看到唐小姐也对曹德投去异样目光。 赵文昌肺都要炸了。 “唐老大人,诸位宾客,近日偶得一首拙作,愿赋诗一首为唐小姐压惊,祝她岁岁无忧。” 不等众人回应,赵文昌便自顾自地吟诵起来。 诗句华丽,引经据典。 除了夸赞唐清晏的德行与威望。 字里行间毫不掩饰,流露出对唐语嫣的倾慕之情。 青天盐算个什么! 充其量就是皮毛左道,雕虫小物。 唯有文采,才是一个人能力的展示。 吟到最后,赵文昌不忘用目光挑衅曹德。 田舍汉,会吗? 曹德翻翻白眼。 不着边际的酸词在乱世有个屁用。 别说是一首。 唐诗三百首都能给你整出来。 穿越者必备的吟诗作对,曹德可没兴趣摆弄。 太容易露馅了。 第(2/3)页